傳承與創(chuàng)新:千年唐卡藝術迸發(fā)時代活力
中國西藏網訊 唐卡,是藏族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是被稱之為距離“鼻尖一厘米”的繪畫藝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傳承了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它呈現的不僅是精湛的技藝和美學,更是藏族人民信仰與生活的體現。9月28日,在拉薩市介觀藝術中心開幕的第九屆“見即愿滿”西藏精品唐卡展現場,西藏各地、各畫派的唐卡畫師和上百名觀眾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千年唐卡藝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圖為第九屆“見即愿滿”西藏精品唐卡展現場 攝影:趙振宇
“極致精致”:青年唐卡畫師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這個護法神形像雖然體積嬌小,但依然采用了金絲裝飾,甚至連人物的背光輪廓都繪制了出來,可謂是一件難得的精品?!边@是一副名叫《三怙主》的唐卡作品,包含了藏傳佛教中文殊菩薩、四臂觀音菩薩、金剛手菩薩等形象,有著18年唐卡學習經驗的勉唐派唐卡畫師多拉耗時4年繪制而成。在這幅唐卡作品中,多拉在一處指甲蓋大小的畫布上,用比頭發(fā)絲還細的線條勾勒出一尊栩栩如生的護法神造型,引得參展觀眾紛紛排隊用放大鏡觀看?! ?/p>
圖為畫師多拉所創(chuàng)作的唐卡作品《三怙主》(局部) 攝影:趙振宇
“在傳統(tǒng)的唐卡作品中,宗喀巴大師的形象一般都位于整幅作品的最中央,在我的這幅作品里,宗喀巴大師的位置是靠左的。作品右上方所繪制的內容,其實是我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依據想象所虛構出來的。它可以包含畫師的想象,也可以按照觀眾自己所想的內容進行解讀?!眮碜匀湛t的達瓦次仁是勉薩派的唐卡畫師,在嚴格按照佛教造像度量經創(chuàng)作唐卡作品的同時,結合時代特色,在唐卡作品中融入了許多自己新的思考?! ?/p>
圖為畫師達瓦次仁所創(chuàng)作的唐卡作品《宗喀巴大師》(局部) 攝影:王淑
無論是多拉還是達瓦次仁,他們都是唐卡畫師中青年一代的代表。作為年輕的畫師,雖然與老一代畫師相比,他們在對唐卡的理解和創(chuàng)作經驗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但良好的視力和手中的筆力是老畫師們所羨慕的?!跋氲酶钜稽c,畫得更細一點”,青年唐卡畫師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尋找創(chuàng)新和突破。
圖為本屆唐卡展上所展出的唐卡作品(局部) 攝影:王淑
“刪繁就簡”:順應時代架起文化溝通橋梁
“這幅唐卡作品中只有一尊主尊佛的形象,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文殊菩薩,這是藏、漢民族都熟知的形象,通過文殊菩薩更容易建立起文化交流、溝通的橋梁?!蔽鞑刂瓶ó嫀熛聂斖颜谙蛴^展的游客介紹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唐卡作品?! ?/p>
圖為唐卡畫師夏魯旺堆與他的唐卡作品《文殊菩薩》(左) 攝影:趙振宇
近年來,隨著各地赴藏游客規(guī)模的不斷增長,唐卡這種具有鮮明藏族文化風格的藝術形式不僅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信眾和鑒藏者的喜愛,也日益得到社會公眾的青睞。如何讓各地游客能夠讀懂唐卡,如何讓唐卡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夠發(fā)揮出更好的橋梁紐帶作用,唐卡畫師們一直在不斷思考并且付諸實踐?! ?/p>
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發(fā)現,這尊文殊菩薩與其他唐卡作品相比色調更加明亮,畫面留白更加充足,這是夏魯旺堆根據當代審美習慣對傳統(tǒng)唐卡繪制所進行的創(chuàng)新。“明亮的色調讓沒有接觸過唐卡的人更容易接受,充足的留白讓觀眾想象的空間更加廣闊,我們想要讓更多游客愛上唐卡,并且通過唐卡了解更多西藏傳統(tǒng)文化?!毕聂斖驯硎荆谌諠u廣泛的文化交匯中,唐卡的發(fā)展受到了深刻的影響,在保留傳統(tǒng)的同時創(chuàng)新也在悄然進行?! ?/p>
圖為本屆唐卡展上所展出的唐卡作品(局部) 攝影:王淑
正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的“天涯共此時——西藏文化周”上,唐卡受到俄羅斯人民的熱情追捧,唐卡藝術早已從雪域高原走向世界舞臺。在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中,唐卡是一項重要的藝術藏品序列。西藏自治區(qū)文聯副主席、秘書長李雪艷在致辭中說,西藏自治區(qū)文聯唐卡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更離不開廣大畫師們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的努力?!耙娂丛笣M”西藏精品唐卡展也已成為唐卡畫師們交流、展示的西藏品牌性文化藝術平臺,在推動西藏傳統(tǒng)美術不斷發(fā)展的同時,激勵西藏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作品。(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