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意大利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公共政策觀察中心主任、意大利駐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執(zhí)董多米尼克·隆巴迪在 “全球戰(zhàn)略對話2024”國際研討會上發(fā)言時表示,在全球經濟中,中國、美國和歐盟三大經濟體的關系日益緊密而復雜。三大經濟體的每一項政策和行動都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連鎖反應。
意大利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公共政策觀察中心主任、意大利駐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執(zhí)董多米尼克·隆巴迪發(fā)言。中國日報記者 王壯飛 攝
隆巴迪表示,過去十年,中美歐三大交織的經濟體支撐著全球貿易、投資和技術進步。近年來,中歐貿易關系波動顯著,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歐盟對此的反應是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調查。中國則表示將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護自身利益。
然而在此背景下,中歐貿易關系依然密切,這也強調了當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共同推動貿易關系的優(yōu)化。雙方需要考慮保護政策對政治和商業(yè)決策的長期影響,必須要追求以互惠為基礎的共贏邏輯。
中美關系同樣復雜。美國對中國在電動汽車和5G技術領域的迅速崛起感到擔憂,因此實施了一系列關稅措施,意圖遏制其技術優(yōu)勢。這不僅影響了雙邊貿易,還引發(fā)了關于國際貿易規(guī)范及全球機構角色的廣泛討論。中美兩國需要在保護自身利益與維護全球貿易體系之間找到平衡。
隆巴迪強調,中美歐經濟相互交織,彼此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會影響到本國局勢,也會影響到全球局勢。所謂“經濟脫鉤”概念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影響到經濟各部門,會導致低效和成本上升,最終危及全球發(fā)展,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承受這樣的局面,西方離不開中國。
如何處理今天的大國關系,隆巴迪提出三條建議。第一、 建設性應對爭端。要避免非黑即白的極端邏輯,尋找建設性解決方案,尤其是在涉及中國的貿易與投資政策時。第二、 加強智庫合作。通過建立中美歐的智庫網絡,促進彼此理解與溝通。智庫的獨立性有助于打破政府間的僵局,推動務實對話。第三、 基于政府間的合作。充分利用G20和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多邊平臺,維持大國間的互動,針對特定議題達成共識,如在人工智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基本原則。
隆巴迪最后呼吁,全球治理的現(xiàn)狀和未來需要合作而非對抗。要避免戰(zhàn)略競爭破壞支持全球經濟架構的國際合作基礎,尊重各個國家的利益,找到利益交織點來進行互利互惠。
10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的“全球戰(zhàn)略對話2024”智庫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意大利、荷蘭、肯尼亞的智庫專家圍繞“大國關系與世界未來”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