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文物醫(yī)生“量身定治”數千件舊時光重獲生命
長4米、寬2米的案臺上,字畫平整鋪開,一旁的鑷子、尺子、放大鏡、針、排刷等數十樣工具也依次散布開來。58歲的趙莉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鏡,繼續(xù)弓著背伏在案邊,“殘缺每修復一塊,原作距離‘重獲生命’就走近一步”。
趙莉在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工作,稱自己是名“文物醫(yī)生”。她說:“待修復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同‘病癥’,要區(qū)別對待,再對癥治療?!?/p>
趙莉第一次接觸文物修復,是上世紀70年代末,剛走出高中校園的她踏入故宮博物院,跟著師傅學習站姿、擦拭桌子、認識工具、熟悉修復工藝……40年過去了,她熟練掌握紙質和絹本文物修復技藝,并使得數千件殘缺歷史“起死回生”。
學習之初,趙莉跟著師傅僅是看他修復,就用了半年時間。清洗、揭裱、補畫、全色等36道工序,整套下來,最起碼得一年半載,就這樣,她在不斷嘗試和練習中,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逐漸增加難度,經她修復過的文物數目成倍增加,且每一件都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
談及修復過往,趙莉感慨頗深,其中最令她難忘的是2016年底赴印度索拉普爾市,修復毛澤東親筆為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題寫的挽詞。這一挽詞原作寫于1942年12月29日,寬82厘米,高172厘米。
趙莉說,由于年代久遠,原作出現褶皺、破損、污漬等問題,不利于文物的長久保存,但那個時候,當地紙質文物修復技藝尚不成熟,這就意味著修復條件也不達標。
于是,趙莉將房間內能使用的工具幾乎都嘗試了一遍,終于搭建起略顯簡陋的臺面,本想這樣就能開始工作,但由于氣候干燥,命紙又極易破碎,增加室內濕度迫在眉睫,她便利用所有可盛水容器,就連洗臉盆、刷牙杯都不放過,接滿水成為一個個“加濕器”。
在諸多土辦法的助力下,趙莉很快就在10余平方米的房間內,擁有了像模像樣的清洗池、案桌、拷貝臺等。她說,修復水平的提升除了日常工作積累之外,還與在故宮博物院、日本德島大學和山梨株式會社學習深造有關。如今,趙莉即將面臨退休,培養(yǎng)年輕一代修復師便是她當下的重點工作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考古首次實現千年吐蕃墓葬整體搬遷
今年7月開始,西藏考古人員對其進行了整體搬遷,這也標志著西藏境內首次實現對千年古墓葬的整體搬遷。[詳細] -
2020年青海宗喀巴文化藝術研究會年會在西寧舉行
12月13日,2020年青海宗喀巴文化藝術研究會年會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來自省內各界的專家學者20余人參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