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越崇山 看見美好
青山、溝壑、峽谷、云海,置身涼山,是無法想象的美。
滿眼都是山,是奇觀,也是阻礙。有羊在懸崖峭壁間騰挪晃動,下面就是流動的河流;半山腰上一條主街高低起伏,是沒有紅綠燈的縣城;一聲驚嘆!高高的橋墩從峽谷中拔地而起,主墩相當于65層樓高;就在這些高寒、耕地不多、交通不便的地方,卻生長出純正、營養(yǎng)、絢爛的青花椒、洋芋、索瑪花……這是可以感知的真。
涼山不涼。更多的人知道了涼山,來到涼山支持幫扶;也有不少的本地人走出涼山,又回到涼山建設家鄉(xiāng)。
所見,彎彎拐拐的山路多了起來,村寨越建越美,農作物品種越來越豐富。
與此同時,一條用語言鋪就通向未來的道路正在構架。在涼山,常聽人們說“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采訪中,聽不懂中老年人講的彝語,但遇到孩子卻是另一種情形:在金陽丙乙底村小學,蘇則魯火、阿爾古則、阿力小依在操場游戲運動,還開心地背起古詩。和他們用普通話溝通,頗為順暢,孩子說普通話如同講彝語一樣自然。在美姑牛牛壩,還沒入學的彝族兒童小白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跟著網絡、電視,他流利地用普通話唱起一首首歌曲,沒有一絲膽怯?!皩W前學會普通話”行動播撒下未來希望的種子。
“看,我們這里的雞吃的是林中的草,喝的是山泉,吃的是當地的燕麥、苦蕎,還聽著山歌。”一邊做著直播,阿俄比聰一邊帶我們走進養(yǎng)雞場。阿俄比聰是布拖縣青年創(chuàng)業(yè)優(yōu)秀代表。在他帶動合作社村民致富的講述中,他請老師講授、翻閱字典學習普通話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普通話,猶如一把鑰匙。掌握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就會徐徐展開。在金陽馬依足鄉(xiāng)青花椒種植基地、在昭覺九如生態(tài)草莓種植園、在美姑洛俄依甘鄉(xiāng)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采訪,會經常碰到可以用普通話交流的成年人。對他們來說,學習普通話成為一種自覺,從話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渴望,希望和更多的人接觸,了解更多彩的天地,有更多的選擇。
今年5月,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全線貫通,成為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公路連接了鄉(xiāng)村與城市,打通了貧瘠與富足、困頓與希望。正如來自四川宜賓的駐村工作隊員羅俊說,阿布洛哈像一個池塘,有了公路,它就可以連接大海。而早在公路開通之前,村子里的一些人就走出大山,有的學習,有的打工。回來之時,他們也逐漸學會了普通話。交通的、語言的障礙慢慢消除,路越走越廣,小小的夢想日益清晰:年輕的村文書阿達牛色希望繼續(xù)求學,學習專業(yè)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從南方打工回來阿達拉日計劃買輛摩托車,有更好的發(fā)展。
大山里的人們,攀越崇山峻嶺,將會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家園。(靳曉燕 李曉東 周洪雙 郭俊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