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逾七成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希望減少瘙癢 專家:疾病診療水平待提高
中新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李亞南)近日一份針對特應性皮炎患者的調研報告顯示,多數患者因瘙癢而睡眠困難,減少瘙癢癥狀是75.8%中重度患者的迫切需求,有71.2%的患者曾遭受過被歧視的經歷。專家指出,中國特應性皮炎疾病認知、診療水平都有待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負擔和精神壓力也亟需引起更多關注。
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是一種難治性、復發(fā)性、炎癥性皮膚病,以反復發(fā)作的劇烈瘙癢和皮疹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常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應性疾病。美國成人特應性皮炎的發(fā)病率約為2-5%,目前中國尚缺乏全國性的高質量流行病學數據,特應性皮炎的診斷率也較低。據估算,中國特應性皮炎患病人數約為千萬。
近日發(fā)布的《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首次聚焦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這一群體,報告顯示,超過75%的醫(yī)生對現有治療方案不滿意;多數患者因瘙癢而睡眠困難,減少瘙癢癥狀是75.8%中重度患者的迫切需求;患者發(fā)病年輕,過半數受訪患者的第一次確診年齡小于20歲,病程平均近10年,整體受影響皮損面積超過30%;超10%患者存在自殺傾向;有71.2%的患者曾遭受過被歧視的經歷。
“雖然特應性皮炎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皮膚病,但過去我國醫(yī)生對其認知卻不夠完善,臨床診斷率也相對較低。”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13屆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教授表示,國際調查顯示,特應性皮炎在非致命性皮膚疾病中疾病負擔位列第一,希望進一步提高中國特應性皮炎疾病認知、診療水平與社會保障,推動政策持續(xù)關注與支持,全面幫助患者提升生活質量。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皮膚科主任、國際特應性皮炎理事會(IEC)理事姚志榮教授表示:“沉重的疾病負擔、極度的精神壓力和公眾認知的缺乏幾大問題亟需引起關注。臨床醫(yī)生應該讓患者了解特應性皮炎需要長期治療和精心管理。此外,還應向患者強調規(guī)范治療的重要性,耐心的醫(yī)患溝通,可以讓患者更積極地配合診斷治療。除此之外,社會更應給予特應性皮炎患者更多的心理關懷,減輕患者的精神負擔,同時還應加強大眾的健康教育,減少對特應性皮炎患者的歧視。”
專家指出,缺乏安全有效且可長期使用的治療手段同樣是特應性皮炎患者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是根據病人的病情來制定,以外部用藥如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口服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為主。日前靶向生物制劑的獲批上市具有劃時代意義,給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特應性皮炎患者互助聯盟“中國AD之家”的發(fā)起人史星翔表示,特應性皮炎帶來的劇烈瘙癢以及社會環(huán)境和自己內心的雙重壓力,每時每刻都在挑戰(zhàn)著患者的身體、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讓我們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F在有了國際領先的治療方式,也希望獲得社會各界對我們這個群體的關注,積極推動創(chuàng)新藥物的可及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