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這些因素讓動物更易因氣候變化滅絕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英國牛津大學近日發(fā)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通過研究化石記錄,揭示了哪些因素導致動物更易因氣候變化而滅絕。研究結果有助確定當今哪些物種最容易受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影響。
公報說,在地球生命史上,過去的氣候變化通常由火山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自然變化引起,曾是造成無數物種滅絕的“禍首”。但迄今人們并不清楚哪些因素可使物種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增強或減弱,也不清楚氣候變化幅度如何影響物種滅絕風險。
牛津大學、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分析了眾多海洋無脊椎古動物的化石記錄,其中有的物種存活于距今約4.85億年前,這些記錄涵蓋9200多個屬。研究人員整理出可能影響物種復原力的關鍵特征的數據集,再將這些特征信息與氣候模擬數據相結合建立新的模型,以了解在氣候變化期間哪些因素對確定滅絕風險最為重要。
研究發(fā)現,面臨氣候變化幅度相對更大的物種更有可能滅絕,尤其是在不同地質階段經歷過氣溫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7攝氏度的物種;生活在極地地區(qū)等極端氣候條件下的物種,以及只能適應小幅氣溫變化的物種,滅絕幾率更高;物種生存的地理范圍大小是預測滅絕風險的最有力因素,地理分布范圍較大的物種,其滅絕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體型也很重要,體型較小的物種滅絕風險較高。
所有上述特征對滅絕風險都有累積影響。例如,同時具有較小地理分布范圍和較窄溫度適應范圍的物種,比只具備其中一項特征的物種更容易滅絕。
相關論文已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當前,氣候變化使許多物種處于滅絕邊緣,這項研究有助于確定哪些動物面臨的滅絕風險相對最大,并為制定保護戰(zhàn)略提供依據。研究人員認為,未來應探索氣候變化如何與其他可能導致物種滅絕的因素相互作用,如海洋酸化、海水缺氧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