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深溪鎮(zhèn)龍江村:集體經濟興 村民生活富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走進鄉(xiāng)村看振興】
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陳冠合
大寒剛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深溪鎮(zhèn)龍江村迎來了這個冬天最冷的一天,大雪伴著西北風,吹得人睜不開眼。一大早,龍江村黨委委員劉昌文就帶著記者走進了居子組蛋雞養(yǎng)殖戶李樂祥的雞舍。
“老劉,你啷個來了呦?這么冷嘞天!”“來看看你家養(yǎng)雞場保溫做得咋個樣!”劉文昌查看溫度計和雞舍用電量,囑咐說:“這幾天冷,設備都要開起呦!好在冬天就要過去了!”
劉昌文告訴記者,為避免低溫雨雪天氣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前幾天,他們幾個黨員干部挨個給全村養(yǎng)殖戶打電話,提醒他們做好飼料儲備、雞舍管理、疾病防治和雪天防寒等工作,以保證蛋雞的健康生長和產蛋率。
從雞舍出來,記者又來到獨居老人陳正輝家,院壩里早都掃出了一條干凈的小道。屋外大雪紛飛,屋里暖意融融。“小楊一大早就來看我了,不僅送來了熱乎飯,還帶了兩個電暖爐。”陳正輝老人高興地指著地上的“小太陽”說:“你看,這屋子又亮堂又暖和!”龍江村村委會干部楊杰湊近了對老人說:“您老別怕費電,村里有補貼呢!”
時至中午,記者走到了村中心的龍橋路,只見掃雪除冰的人們干得熱火朝天?!斑@些都是我們各村組的黨員和青壯年,雪剛停就出來清掃了。”紅星組黨支部書記張開軍說,黨員義務勞動在龍江村是制度,遇上極端天氣,不用組織,黨員都會自覺沖在一線。
“得虧前些天我們把果子都收了,要是讓雪打了損失可就大了!”說話的是建設組黨員、貴州世諦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凡洪江。他帶領200多戶群眾種植了“愛媛38號”優(yōu)質果凍橙,產品暢銷省內外。最近是果凍橙上市的季節(jié),聽說今冬氣候多變,他和幾個黨員商量抓緊搶收搶藏。在他們的帶動下,龍江村建設、黃家壩、大土、上寨4個村民組的種植戶都行動起來了。凡洪江自信地說:“等開春了,我們要把種植面積擴大到1500畝,年產值7000萬元不是夢!”
一場大雪,映襯出龍江村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久久為功的成效。龍江村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以各村組黨支部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為抓手,以提升組織力為關鍵著力點,不斷促進基層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打造升級版的“村強民富”美麗鄉(xiāng)村。
據了解,龍江村有1792戶7452人,村域面積大、黨員分布分散,曾出現黨員作用發(fā)揮不強、工作難開展等現象。村黨委積極探索“黨建+”方式,將村民組全體黨員組織關系編入組級黨支部,確保每個支部有黨員10名以上,形成“有事找黨員、小事不出組、大事組織管”的網格化管理格局,推動村民反映的問題95%以上在組內解決。
他們還依托村里的蛋雞養(yǎng)殖產業(yè),成立蛋雞養(yǎng)殖協會,組建協會黨支部,形成“1+8+1”組織體系,即“1個村黨委+8個組級黨支部+1個蛋雞養(yǎng)殖協會黨支部”。以“支部+協會”的形式推動“村社合一”,把黨支部的組織優(yōu)勢和專業(yè)協會的技術優(yōu)勢有機結合,推動龍頭企業(yè)、合作聯社、農民有機配合、深度融合,讓黨支部成為聯系服務群眾的“紅色紐帶”。
如今在龍江村,黨組織帶頭、黨員引領群眾因地制宜發(fā)展鄉(xiāng)村產業(yè)的例子比比皆是。龍江村采取“黨委領導、村企控股、村民入股、企業(yè)參股”的組織方式,實現全民參股、全村抱團發(fā)展。整合龍江生態(tài)、酒店、駕校、水產、窖酒五大產業(yè)成立貴州省龍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多元化發(fā)展集體經濟。目前,龍江村已發(fā)展10余個村集體經濟項目,解決100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yè),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已達6600萬元,2023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預計超過2.6萬元。
龍江村堅持以“集體經濟反哺民生”為出發(fā)點,讓發(fā)展紅利惠及每一個村民,凝聚發(fā)展共商、村莊共建、成果共享的共識。他們整合政策補助和集體經濟資金1970余萬元,全部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扎實推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三風”培育;聚焦“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教”,每年投入40余萬元為老年人購買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發(fā)放養(yǎng)老補貼;改善學?;A設施,開展文明校園建設,把“一老一小”捧在手心里。這些措施讓群眾的幸福指數、安全感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楊師傅,上回你反映的問題我們及時整改了,今天來聽聽大家滿意不?還有沒得別的建議……”日前,龍江村兩名村干部來到村民楊廷斌家中,就“維修破損路燈”一事進行回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遵義市紅花崗區(qū)推動黨員干部下沉服務,給全區(qū)群眾都發(fā)放了“連心卡”,上面印著各村(社區(qū))干部的手機號碼,為群眾解決民生問題。此前,龍江村部分路段的路燈不亮,給村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于是楊廷斌就打了電話。
“路燈修好了,晚上出門亮堂堂的?!睏钔⒈笳f,冬季天黑得早,路燈亮起可以多干點農活?!按妩h委領著干,黨員搶著干,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村里大事小事都愿意聽組織的意見?!?/p>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26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