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掘更為飽滿的情感世界——“詩緣情”理念的當下啟示
【傳統(tǒng)文論的當代回響】
作者:米彥青(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詩緣情而綺靡”,是西晉陸機在《文賦》中提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美學觀點。所謂“詩緣情”,就是說詩歌是因情而發(fā)的,是為了抒發(fā)作者感情的。當然,陸機并不是排斥詩歌的言志功能,只是在詩歌功用之外,通過對建安以來詩歌向抒情化、形式美方向發(fā)展藝術規(guī)律的高度概括,另行開辟出一條審美之路。南朝劉勰強調“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認為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心”與作為創(chuàng)作客體的“物”是融合統(tǒng)一的,也就是“神與物游”。南朝鐘嶸依舊強調吟詠性情。詩緣情而生,基本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共同遵循的詩學觀念。到中唐,皎然提出“詩有四不”,所謂“情多而不暗”,強調詩歌緣情而起,但情感要適度,表達方式要中和。至晚唐,李商隱從元氣自然論中的文學本源論出發(fā),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特別強調要言志、緣情,抒寫性靈。李商隱強調詩歌是人之感情的自然流露,“人稟五行之秀”,內含七情,有所激動,需要借詩歌來抒發(fā)自己性靈,以達到“刺時見志”的目的。
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是二者“妙合無垠”
李商隱曾經(jīng)以“師曠薦音”“后夔作樂”來比喻自己的詩作,并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其或綺霞牽思,珪月當情,烏鵲繞枝,芙蓉出水,平子《四愁》之日,休文《八詠》之辰,縱時有斐然,終乖作者”。他主張以綺麗的文辭來抒寫情思,通達性靈。
古代詩人善于通過對日常生活的凝視和把握,充分表達內心的充沛情感。詩歌中的日常美學,更多是通過詩作中的敘事實踐與抒情感懷而得以塑形的。詩人著力展現(xiàn)生活的細微漣漪和波紋,在層巒疊嶂的內心世界里反復體察人生的復雜況味。這是返回內心的抒寫。詩人是現(xiàn)實社會的體驗主體,著重表達細微、瑣碎、多愁善感的日常感悟。他們以表現(xiàn)生命實感經(jīng)驗與認知路徑的變化為主,依靠內心的情感張力與嫻熟的藝術技巧來統(tǒng)合詩性,細膩、幽微地將時代變化與個人生命彌合在一起。詩人從心靈深處涌出的對人性的困惑、執(zhí)拗和愛戀,借助詩句得以抒發(fā)。
在日常生活的詩學建構中,對“物”的情感飽含著豐沛的能量。詠物詩是古代詩人的拿手好戲,也是相互之間切磋詩藝的一個隱形“擂臺”。從本質上來說,詠物詩是個體創(chuàng)作者與日常物象有效互動的“對象化過程”。這意味著抒情主體的詩人與客體物象之間不是單向度的關系,而是相互之間有一種共情力,朝著共同的世界前行。
風景是另一重意義上的“物”。風景在古時詩人的筆下,無論是安寧還是靜默,都顯示出沉思的力量,閃爍著微光的美感。美國學者米切爾指出,“風景是涵義最豐富的媒介”,它“包含在某個文化和意指交流的傳統(tǒng)中,是一套可以被調用和再造從而表達意義和價值的象征符號”。風景在詩人筆下執(zhí)行著重要的抒情功能,象征著詩人的主體能動性,對作品的情感結構產(chǎn)生影響。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曾經(jīng)這樣總結:“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鼻?、景交融的最高境界是二者“妙合無垠”,大體又可以分為“情中景”和“景中情”兩類。
“景中情”是在比較客觀地描寫自然和社會生活景象的過程中,能相對隱蔽地體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表現(xiàn)方法,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表面看來似乎是純客觀的描寫,但其中又流露出詩人的主觀情意。“情中景”以深切寫情為主,是詩人在直接抒發(fā)自己強烈感情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鮮明的“抒情人”形象,使詩中描寫的物象抹上一層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甚至掩蓋客觀物象本來的面貌。
古時詩人的詠物詩和風景詩中,物象都是吟詠的重心,它們本來是生活的附屬品,卻贏得了審美上的獨立性。這種對生活中隨處所見“物”的關愛,表達出詩人對世俗生活的熱愛。在日常生活的詩性范疇里,詩人以圓熟的寫作技巧與飽滿的詩性感悟,把生活價值、美學價值和精神價值疊合在一起,讓詩歌的意象褶皺帶著詩人豐饒的詩性歷史記憶。
情感是將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黏合劑
在情感社會學看來,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會紐帶和建構復雜社會結構時對情感的依賴”。情感是將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黏合劑。古時詩人擅長運用情感的復雜向度,來傳達生命體驗與價值判斷。比如,李商隱就不厭其煩地以細筆和重筆描摹情感帶來的風浪,不厭其煩地確認既固若金湯又似是而非的情感聯(lián)結,既對情感世界保持一定的審美距離,又時時對其進行觀察和勘測。這不僅僅是個體的敘事選擇,而且背后還凸顯出人與人之間既緊密相連又變動不居的生活譜系。
至清代,葉燮在《原詩》中寫道:“作詩者實寫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為俗儒之作。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見之事,不可徑達之情,則幽渺以為理,想象以為事,惝恍以為情,方為理至事至情至之語?!蔽膶W作品本來就是被用于抒發(fā)情感、表達志趣而存在的,說理要“緣情體物”,通過真切的體悟來傳達“理”之深刻。詩之寫事,未必需要完全拘泥于實際情狀,而是可以發(fā)揮想象,在審美創(chuàng)造中進行表達和敘說。這就更加全面而完整地總結出詩歌中的理、事、情之特點。
以李商隱為代表的古代詩人,以強烈的自我體察、主體意識和藝術自覺,創(chuàng)造內心化和精神化的文學作品,重建文學與歷史、社會、文化、制度之間的聯(lián)系,有效地強化文學關注日常生活、關注情感世界的價值,以對情感世界的描摹與勘探,來深度介入現(xiàn)實世界。對于宏闊時代與他們擦肩而過留下的痕跡,他們在詩作中予以保留。這種保留,彰顯出詩人在建構歷史連續(xù)性和文化連續(xù)性上的可能性,也是詩人這個職業(yè)的一項神圣使命。
以充沛的情感表達對抗創(chuàng)作上的“技術主義”
簡單梳理“詩緣情”創(chuàng)作理念的萌發(fā),以及在文學發(fā)展進程中不斷激起的回響,旨在期待當下的創(chuàng)作充分汲取傳統(tǒng)文論的滋養(yǎng),及時糾偏,不斷開掘更為飽滿、豐盈的情感世界。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東西說過:“我們躲進小樓,閉上眼睛,對熱氣騰騰的生活視而不見,甘愿做個‘盲人’。又漸漸地,我們干脆關上聽覺器官,兩耳不聞,情愿做個‘聾人’。我們埋頭于書本或者網(wǎng)絡,勤奮地描寫二手生活。我們有限度地與人交往,像‘塞在瓶子里的蚯蚓,想從互相接觸當中,從瓶子里汲取知識和養(yǎng)分’(海明威語)。我們從大量的外國名著那里學會了立意、結構和敘述,寫出來的作品就像名著的胞弟,看上去都很美,但遺憾的是作品里沒有中國氣味,灑的都是進口香水。我們得到了技術,卻沒把技術用于本土,就連寫作的素材也仿佛取自名著們的故鄉(xiāng)。”這是當代作家難得的自我審視,觸及當下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些病灶,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有些作家關閉了文學與現(xiàn)實火熱生活同頻共振的情感通道,關閉了文學與廣大世界相連接的情感通道,關閉了文學與人民群眾喜怒哀樂共鳴的情感通道,而是一味沉溺于“技術主義”營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寫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棄了情感的溫潤與熱度,從而使得一些創(chuàng)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
正如文學評論家孟繁華所說:“文學最終是處理人的情感事務的,如果不在人的情感領域深入探索,如果對人的情感沒有誠懇的體會,技術無論怎樣先進或奇異,都是沒有意義的?!蔽覀冎鲝堉靥帷霸娋壡椤钡膭?chuàng)作理念,就是期待當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尊重內在基本規(guī)律,辯證處理好理、事、情之間的關系,充分描摹現(xiàn)實世界中的情感脈動,不煽情,不濫情,更不冷酷無情,而是以激情面對時代,以深情面對人民,以熱情面對生活,從而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文質兼美、情理兼?zhèn)涞膬?yōu)秀作品,豐富讀者的精神世界。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5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