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照著的關閉的窗
【詩文談片】
作者:王充閭
一
每當讀到那類“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蘊藉深藏、空靈綿邈的詩詞,我總會想到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散文詩《窗戶》中的名句:“從一個開著的窗戶外面看進去,決不如透過一個關著的窗戶看到的事情多。再沒有東西更深邃,更神秘,更豐富,更隱晦,勝于一支蠟燭所照的窗戶了?!贝搜詾槿毡咀骷覐N川白村所激賞,他說:“燭光照著的關閉的窗是作品。”(引自魯迅譯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征》)
道理在于,敞開的窗戶,室內一覽無余;而在搖曳的燭光映照下,關閉的窗戶里,事物若隱若現(xiàn),若明若暗,若即若離,若實若虛,誘發(fā)人們深入窺視、探察的欲望,猜度和想象著窗戶里隱藏著的“更深邃,更神秘,更豐富,更隱晦”的情境。這種模糊、虛幻、空靈、縹緲的朦朧之美,乃是創(chuàng)造性的產物,亦即“作品”,屬于藝術家審美過程中的一種視覺體驗和心靈感受。
在中華文藝傳統(tǒng)中,歷代詩家一向認同這種朦朧之美,追求含蓄蘊藉,有余不盡,欣賞那種“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的空靈意境和“句中無其詞而句外有其意”“遠引若至,臨之已非”的表現(xiàn)手法。南宋詩人楊萬里有七絕《小雨》:“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描繪了山峰在細雨珠簾的籠罩下虛幻、迷蒙、曼妙、神奇的情境。清代詩人蔣士銓的《題王石谷畫冊》寫道:“不寫晴山寫雨山,似呵明鏡照煙鬟。人間萬象模糊好,風馬云車便往還?!鼻缟酵黠@豁,沒有多少施展筆墨的空間;而雨山如煙似霧,亦實亦虛,看又看不透,寫也寫不真。這時的景色更具幽思妙蘊?!叭碎g萬象模糊好”,這是藝術創(chuàng)作、審美感受中一條普適的經(jīng)驗。南朝文學家鮑照《舞鶴賦》中有“煙交霧凝,若無毛質”之句,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舞鶴似有若無、“返虛入渾”的唯美境界。
而關于空靈意境、朦朧之美在理論上的論述,更是層出不窮。南宋詩人姜夔在《白石詩說》中強調:“語貴含蓄。東坡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渲杏杏辔叮杏杏嘁?,善之善者也?!北人酝淼膰烙鹪凇稖胬嗽娫挕分兄v,詩有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焙畹脑娢霓o賦,往往不止于所寫的一端,而另具言外的別旨與豐神,正所謂“三分下語,十分用意”“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里說的“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說,而是主張表現(xiàn)上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以少總多,從無見有,含而不露,以期拓展詩文的內在含量,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想象余地。藝術中的朦朧美,表現(xiàn)于內容意蘊的模糊、多義、抽象、含蓄,表現(xiàn)于形式多用比興、象征、隱喻,從而造成特定的意境,誘發(fā)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使讀者在明白與模糊的交織中,獲取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
二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形式的精煉和意蘊的含蓄,在世界詩歌史上也是獨特而罕見的。記得黑格爾曾經(jīng)說過,東方詩人愛用具體的圖像和暗喻的方式,使人興起對所寫對象之外的與其本身有聯(lián)系的東西的興趣,也就是說,把人引導到另一境域。
且看兩首同是三千年前的愛情詩。一首是古希臘詩人薩福的《相思》:“媽呀,親愛的媽呀!我哪里有心情織布?我已經(jīng)充滿了對那個人的愛慕?!绷硪皇资侵袊討汛呵髳鄣墓旁娭妫对娊?jīng)》中的《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梅子落地紛紛,樹上還留七成。有心愛我的小伙子,可不要誤此良辰。梅子落地紛紛,枝頭只剩三成。有心愛我的小伙子,趕快抓住當今。)這分明是急切地征婚求婿,卻以象征性手法、含蓄蘊藉之語出之。
更典型的是《詩經(jī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蹦欠N如癡如醉地苦苦追求的情態(tài),隱約跳蕩于字里行間。依賴于含蓄的功力,“伊人”及“在水一方”兩種意象,引人思慕無窮,永懷遐想。
再如唐人張仲素的《春閨思》:“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痹姷木跋?、情境構成了一幅清麗的畫面,一幅村女采桑圖。景色宛然如畫,卻不是一般的寫景詩。采桑女子對樹出神,凝然不動,提籃而忘采葉,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那么,她在想什么呢?詩人留下了一個“不定項”。但最后還是露出了線索:“昨夜夢漁陽?!薄皾O陽”為唐時征戍之地,采桑少婦所懷之人——從軍的丈夫就在這里。
古代有大量這樣的詩歌。唐人孟棨的《本事詩》記載,唐明皇之兄寧王李憲貪戀美色,將一賣餅人的妻子據(jù)為己有,寵惜逾常。他問女子:“你還想念餅師不?”女子默然不應。寧王召餅師使見之。其妻注視,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在座者有十余人,皆當時文士,無不凄異。寧王讓大家賦詩,右丞王維最先成詩:“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椿M眼淚,不共楚王言。”題為《息夫人》。春秋時,楚王滅掉息國,將息國君主的妻子掠入宮中。息夫人為楚王生了兩個孩子,卻始終默默無言,不發(fā)一語。詩人借用這個身受屈辱,但在沉默中蓄意反抗的婦女形象,對不忘前情、懷念貧賤之夫的餅師妻子表達了深切同情。最后,寧王李憲將其歸還餅師,“使終其志”。這首詠史詩中,暗含著兩個凄愴動人的故事,看似敘事,實際上并非敘事詩,可說是句句含情,淚血交迸,卻又委婉含蓄,言盡而意不盡,極富沖擊力。
三
盡管中西方詩學觀念不盡相同,但藝術規(guī)律是互通的。因而對于詩歌中的含蓄、朦朧之美與象征、隱喻手法,我們還是可以從現(xiàn)代西方學者的有關論述中得到啟發(fā)、導引,從而加深認識。
作為文學皇冠上的明珠,詩是語言的藝術。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詩和語言不可分割,“語言本身在根本意義上是詩”,“詩人甚至能夠達到這樣一個地步,即他必得把他在語言上取得的經(jīng)驗特別地亦即詩意地帶向語言而表達出來”。與他同為當代解釋學代表人物的法國哲學家利科則進一步指出:“語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語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隱藏’的雙重方向的運動的魔術——語言在‘指明’時就包含了一種新的‘隱藏’,而在‘隱藏’時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睂τ谠妬碇v,這種象征性特色當然就更鮮明了。詩的語言乃是以說出的東西,即“有盡之言”,暗示出未說出的“無窮之意”;詩人尤其重視說出的言辭引發(fā)讀者對未說出的東西產生的想象之廣度和深度。
波蘭美學家英伽登指出:“作品是一個布滿了未定點和空白的圖式化綱要結構。作品的現(xiàn)實化,需要讀者在閱讀中對未定點的確定和對空白的填充,這種填充(或稱具體化)需要讀者的想象來完成。”他認為,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都應有空白點和不定項。這才稱得上好的作品。對于欣賞者來說,對藝術作品的空白做出填補,即為藝術欣賞。
德國接受美學家伊瑟爾受到英伽登的影響,提出文本“召喚結構”說——藝術作品因布滿空白點和未定項,呈現(xiàn)為一種開放性的結構,這種結構本身,隨時都在召喚接受者能動地參與進來,通過再創(chuàng)造使之實現(xiàn)重構性的具體化。伊瑟爾認為,文學作品是一種交流形式,由藝術和審美兩極構成。藝術一極是作者的文本,審美一極則需通過讀者的閱讀來實現(xiàn)。他用“文本的召喚結構”和“文本的隱在讀者”這兩個術語來探討這一課題,強調“空白”是文本召喚讀者閱讀的結構機制。文本喚起讀者的視野期待。他說:“寫出的部分給我們知識,只有沒有寫出的部分才給我們想見事物的機會;的確,沒有未定成分,沒有本文中的空白,我們就不可能發(fā)揮想象”,“作品的意義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品意義構成的權利”。這種由意義不定項與空白點構成的“召喚結構”,作為一種動力因素,召喚、激發(fā)、促使讀者去想象和填充作品潛在的審美價值。
實際上,無論是詩性、詩藝的本質屬性,還是藝術鑒賞的再創(chuàng)造要求,它們同藝術作品的“召喚結構”,原都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正因為藝術作品中包含著許多有待于鑒賞者去補充、厘定的空白點、未定項,才可能引發(fā)鑒賞者的想象力,繼而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倘若一篇作品直白顯露,沒有任何供人回思、引人遐想的余地,那還有什么再創(chuàng)造之可言?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7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