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fā)消費回流能量
作者:郭靜原
近期,我國出境游駛入了回暖的“快車道”,相關消費水漲船高。支付寶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出境游人均交易筆數已超三年前同期,人均消費金額比2019年“五一”期間增長40%。境外消費熱持續(xù)升溫,展現出我國居民強大的消費潛力和活力。然而,隨著國際往來日益便捷,流向境外的消費熱情能否再重回國內,面對渠道、體驗和供給“三道坎”,國內消費市場還需練好內功。
渠道滯后,亟需開拓免稅新藍海。疫情發(fā)生以來,消費回流推動我國免稅行業(yè)快速增長。國內離島免稅渠道市場占有率由2019年的27%提升至2021年的94%。去年海南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為487.1億元,與疫情前相比,這已是巨大突破。但比起近鄰韓國2022年高達944.5億元人民幣的免稅店銷售額,還有一定差距。隨著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和免稅新政逐步釋放的紅利,免稅經濟發(fā)展前景廣闊。要大力發(fā)展中國特色免稅業(yè),將主要服務對象由境外人士擴展為我國出境居民,通過大幅提高免稅額度、增加免稅品類、完善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線上線下聯動等措施,不斷提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體驗單一,期待多元化場景建設。出境游帶動的消費行為往往不只是簡單的貨幣與商品交換,還有沿途的風景和體驗。過去,我國免稅行業(yè)的收入主要依賴口岸店,受時間、空間上的制約,購物體驗感不佳。如今,越來越多經營面積更大、商品品類齊全和配套設施完備的離島免稅店落成,搭配優(yōu)質的文旅資源,為國內消費市場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以免稅業(yè)務為流量入口,打造“免稅+文旅”雙輪驅動的旅游零售綜合體,進一步拓寬了免稅消費場景。同時,要充分發(fā)揮跨境電商促進消費回流重要作用,推動供應鏈創(chuàng)新應用,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更好對接消費需求。
選擇有限,呼喚中高端商品供給。曾幾何時,從國外搶購奢侈品到馬桶蓋、電飯煲等生活用品的新聞屢見不鮮。境外消費熱的背后,折射出我國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的痛點。當前,我國產品質量標準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缺少一批質量好、附加值高、能引領時尚的自主品牌,難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一方面,要把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三品”戰(zhàn)略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重要內容,對標國際先進技術標準,優(yōu)化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和民族特色,通過打造一批國產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新銳設計精品,持續(xù)提升市場競爭力。
為吸引消費者在自家購物、旅游,不少地方搶抓“窗口期”搭上免稅快車,提振消費。廣東省“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就提出,推動建設一批口岸免稅店和市內免稅店。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也加快布局免稅店建設,與境外免稅企業(yè)“爭客源”。海南依托自貿港開放政策,努力打造免稅購物、國際醫(yī)療和“留學海南”三大旅游消費品牌,并在2023年海南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力爭離島免稅購物銷售額突破800億元。
2019年,中國人消費了全球約40%的免稅產品。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國免稅市場走出了一波逆勢爆發(fā)的行情,消費需求在國內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但是,要把國人在境外“買買買”的熱情轉移回國內,還得靠產品和服務說話。相信在渠道加速拓展、體驗更加豐富、供給不斷優(yōu)化的未來,“消費回流”的故事將一直講下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