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 本色依舊——走近2022年度“最美退役軍人”
光明日報記者 劉小兵 章文
2022年度“最美退役軍人”評選結果9月21日發(fā)布,1個先進集體和19個先進個人獲此殊榮。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廣大退伍軍人雖然脫下了軍裝,但軍人風采依舊,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事業(yè),建功各行各業(yè)。
一如既往,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
在一個名叫“小麗的炊事營”的微信群里有近兩百位退伍大學生士兵,“小麗姐”是他們共同的親人。這個“小麗姐”就是清華大學黨委武裝部國防人才培養(yǎng)辦公室主任、講師王曉麗。2011年,王曉麗退伍返校繼續(xù)學業(yè),碩士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負責學校國防教育以及國防類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2017年,她創(chuàng)立“八一”工作室,為有意向到國防領域就業(yè)的同學提供咨詢。
“聽黨指揮、報國為民、擔當有為、無私奉獻?!睆淖鲬?zhàn)部隊“指導員”到地方街道“指導員”,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qū)“紅棉老兵·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思想政治指導員盧運柏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曾間斷。他常說:“讓退役軍人在平凡崗位建立不平凡的功勛是我的期盼。”為了凝聚退役軍人力量,盧運柏牽頭組建“紅棉老兵·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10余類志愿服務360余場次,服務群眾超萬人。
奮不顧身,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沒有生來的英雄,只有無畏的選擇?!泵慨斦勂鹑龡珣本仍U戏贞?,隊長徐俊都倍感驕傲和自豪。創(chuàng)建于2018年的上海浦東新區(qū)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隊,是一支以退役軍人為骨干的應急救援志愿服務社會組織。該組織成立以來,參加了河南、山西特大暴雨救災和浙江臨海、江西南昌抗洪搶險等義務賑災及救援行動。他們參加各種救援活動百余次,組織各種專業(yè)救援培訓及演練300余場次,完成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保障60余次。
愛民、助民同樣是吉林省長春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代理副大隊長劉亮的初心與使命。20年扎根特勤大隊的劉亮,營救遇險群眾470多人,完成各類急難險重任務5400余次?!爸灰罕娪须y,我都會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劉亮說。
扶弱濟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退役從警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龐欣,幾十年如一日照料漢族、維吾爾族、回族8個困難老人家庭,以“一名警察”名義匿名為52名孤兒和貧困學生捐款捐物。他說:“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一名退伍軍人,群眾有難我盡力幫助,是我應該做的。”
年近六旬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建瑩水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法人馬永慶,是一個曾經在戰(zhàn)場上負傷截肢的三級殘疾軍人。但他身殘志堅,帶頭開發(fā)荒地1200畝,種植棗樹、香山硒砂瓜等特色農產品,吸納8名退役軍人共同就業(yè),幫助34名下崗員工、殘疾人員就業(yè)。
從一名普通退役士兵成長為當地有名的“蜂王”,福建省武平縣梁野仙蜜養(yǎng)蜂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鐘亮生幫助全縣192名殘疾人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激勵扶貧機制模式,幫助287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帶動全市2800多人加入養(yǎng)蜂隊伍,經營的蜂蜜品牌獲得省“著名商標”,推動蜜蜂產業(yè)成為武平農業(yè)支柱產業(yè)之一。
“說啥也要讓鄉(xiāng)親們住上舒適的房子?!蓖艘酆蟮纳綎|省濟寧市嘉祥縣嘉祥街道吉祥社區(qū)黨委副書記王永寬,先后建設18棟樓房700余套房屋,投資270余萬元建設兩棟老年公寓樓,捐贈600余萬元完善社區(qū)基礎設施,極大改善了村里的生活環(huán)境,帶領鄉(xiāng)親脫貧致富。與王永寬一樣,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xiāng)毛納村村民王柏和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退役后,王柏和回到毛納村,帶頭開發(fā)570多畝茶園,帶領鄉(xiāng)親發(fā)展特色茶產業(yè),建成了極富民族特色的小康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萬元。退役軍人董裴原供職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委辦公室,2018年,他主動請纓到商都縣小海子鎮(zhèn)麻尼卜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帶領群眾建造完善67個蔬菜大棚和1個馬鈴薯儲窖。到2020年底,麻尼卜村111戶、24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成為行家,在不同崗位上建功立業(yè)
“守護亞洲象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家園?!痹颇显仆都瘓F西雙版納野象谷景區(qū)有限公司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亞洲象觀測保護小組組長巖罕陸,是一名轉業(yè)軍人,24年來,他常年與大山為伴,傾情投入亞洲象觀測保護工作,帶領隊員們在150萬畝的原始森林中追隨野生亞洲象活動,進行安全預警及數據觀測,為中國境內觀測、保護和救助野生亞洲象,提供了大量有價值且十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中國航發(fā)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盤軸加工廠特級技能師趙天楊,是一名“大國工匠”,同樣是轉業(yè)軍人中的一員。他常年在軍工企業(yè)航空發(fā)動機研制生產一線鉆研攻關。18年來完成各類技術攻關、優(yōu)化及改進200余項,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數千萬元。
在高鐵建設第一線,退役軍人、中鐵一局集團新運工程有限公司鋪架隊隊長郝鐸,探索出“郝氏作業(yè)法”,將以前至少6小時才能完成一孔箱梁架設的時間縮短至4小時以內,使高鐵橋梁架設效率提高了3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