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開鵬翼 新蓂長鷺濤
【節(jié)氣里的韻味中國】
作者:鄭艷 單位:山東社會科學院
7月7日起,開始了暑氣相連的日子,小暑、大暑相繼而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從小暑開始,熱氣由小漸大,熱浪滾滾襲來。民諺有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地之間就像架了一口熱鍋,“蒸”去了潮濕而起的霉氣,“煮”出了一輪收獲的谷物。
暑氣漸漲,濕氣需消,民俗便以小暑后為斷霉之日,因為肆虐了多半個夏天的雷雨到此時開始慢慢收斂,而受降水影響的霉腐也可以得到些許緩解。夏季的雨,多以暴雨為主,降水范圍相對集中、時間短但強度比較大,尤其江淮梅雨期暴雨區(qū)的降水強度更大。而到了小暑時段,梅雨期一般已過,再無蒸濕之患,可以收拾些物件享受些夏季烈日的暴曬,去去霉氣。
曬霉自然要是在陽光毒辣的時候,但如果天氣允許,人們一般會選在小暑前后一個固定的日子——六月初六。民間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曬伏祛霉的重要物件便是家里貯放多日的、各色各樣的衣被物品。盛日之下,曬曬這些東西可以除些霉潮,也算是為日后穿用做些準備。此外,舊時的轎鋪、估衣鋪、皮貨鋪、舊書鋪等還要晾曬各種商品,而各地的寺廟道觀也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jīng)會”,把所存的經(jīng)書統(tǒng)統(tǒng)擺出來晾曬,以防潮濕腐爛、蟲蛀鼠咬,同時也是借著曬霉的時機去去晦氣,討個吉利。
據(jù)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曬霉的日子里京城各處都是忙忙碌碌的景象:“內府鑾駕庫、皇史宬等處,曬晾鑾輿儀仗及歷朝御制詩文書集經(jīng)史。士庶之家,衣冠帶履亦出曝之。婦女多于是日沐發(fā),謂沐之不膩不垢。至于騾馬貓犬牲畜之屬,亦沐于河?!眱x仗裝備要曬、詩文書籍要曬、衣冠帶履也要曬,人要沐浴,貓貓狗狗也要沐浴,算是一起祛除污穢了。更為有趣的是,那時的六月六還算是朝廷“法定的洗象日”,因為皇帝龐大的儀仗隊里除了車馬、鼓樂幡傘等,還有大象——一般是外域朝貢而來。乾隆時期,儀仗隊里的大象最多達到了三十多頭,馴象師也有百人,每當洗曬日的時候,馴養(yǎng)師會帶著大象到都城附近的積水潭中洗浴,引來百姓爭相圍觀,甚至成為皇城時令一景。
不過,據(jù)人們長年累月的觀察,出梅以后的天氣也會有些反復:“人情方憂去年魃,天意突回小暑雷?!崩茁暿墙涤甑恼最^,俗諺有曰:“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苯系貐^(qū)的梅雨期也會因為這聲雷再拖延上一段時間。因此,民間也有利用小暑天氣占驗后續(xù)天氣和年景的習慣。比如,有諺云:“小暑南風,大暑旱?!毙∈钊羰谴的巷L,大暑時則必定無雨,還有諺云:“小暑西南風,農(nóng)忙一場空。”小暑若是起西南風的話,就會被認為這一年年景歉收。
待到雨季完全結束,便到了入伏的時候。夏日本就炎熱,隨著能帶來些許涼意的雨慢慢隱匿,人們便開始了一年之中氣溫最高且潮濕又悶熱的“三伏天”?!胺笔欠兀驗樘鞖馓珶?,宜伏不宜動,而“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出現(xiàn)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具體日期由節(jié)氣和干支紀日互相配合來決定。
入伏之時,剛好是北方農(nóng)人剛剛忙完麥收的時候,新糧滿倉,人們用新磨的面粉做面食,于是民間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此外,伏日還有吃肉的習俗。據(jù)《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進入伏天時,通過吃肉強身健體,用以防暑和驅疾。漢代也有關于漢武帝伏日賜肉予東方朔的故事流傳。而在魯南和蘇北地區(qū),吃伏羊則是流傳至今的伏日傳統(tǒng)食俗。入暑之后的羊肉質肥嫩,適合夏季進補,可以幫助人們發(fā)汗祛濕熱,因而江蘇民間還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的說法。面也好,肉也罷,伏日進補自然是取食材之新鮮與適宜,也是為了給忙碌春夏的人們一點繼續(xù)的動力。
其實,從小暑開始,田間多種谷物都有了新一輪的收成。據(jù)清代農(nóng)書《救荒簡易書》記載,小暑時成熟的有苞谷、黑豆、黃豆等,大暑時成熟但小暑時便可食用的有高粱、粟谷、南瓜、紅薯、白薯、綠豆、豇豆等,這些農(nóng)作物的收獲也使得小暑有了“食新”的習俗。所謂“食新”,也就是品嘗新糧食,人們割下剛剛成熟的谷物,做成祭品與神靈和祖先分享,感激自然的賜予與先人的庇護,隨后也開心地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小暑日起,溫熱之風漸盛,天氣越來越熱。蟋蟀離開了田野,棲身于陰涼的墻邊或是石縫里。地表持續(xù)高溫,老鷹選擇到清涼些的高空搏擊,顯得更加兇猛。從小暑開始,日子仿佛像在熱鍋中度過一般,可烈日當空的好處是,潮腐無處偷生,萬物日漸繁盛。霉運已去,紅運當頭,“小暑開鵬翼,新蓂長鷺濤”,年景當好,都在后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