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白紙”點染真善美
講述人:青年插畫師 馬圓李
小時候,父親總會給我們姐弟帶回許多圖書,書中唯美純凈的圖畫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我開始了臨摹和“創(chuàng)作”?;叵肫饋恚赣H伏案而坐,在柔和燈光下教我繪畫的場景猶在眼前,那是童年最美好的時光。
那會兒,我喜愛繪畫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但家里經濟并不寬裕,畫筆、畫紙和顏料便顯得十分珍貴,有時會斷供很久。我便從學校撿回老師用剩的粉筆頭,在地板上畫;從鍋爐里撿出燒剩的木炭,在房頂上畫;雨過天晴,用小樹枝或鐵絲在松軟平整的泥土上畫……
畫藝漸漸在進步,但我常被認為是“不務正業(yè)”。不過,熱愛可抵一切困難,無論怎樣,畫畫一直伴我成長。
大學畢業(yè)后,我成了一名插畫師。堅持多年后,我形成了自己的畫風,對兒童插畫有了深入思考。兒童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接觸到什么,白紙就被染成什么色彩。作為兒童插畫師,我一直努力為這些“白紙”染上真善美的色彩。
談起兒童繪本,感覺就像一部電影,要用一組連貫性的圖畫去體現(xiàn)一個故事。不同于單張的內頁插圖,繪本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如圖文轉換、人設、場景、構圖、配色以及畫風選擇等,既要符合故事的基調,又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合適的詮釋。
《蝸牛阿曼的遠方》是我早期的繪本,大意是一只蝸牛與伙伴們出發(fā)去遠方,但因為走得太慢而產生了自卑心理,可是后來它發(fā)現(xiàn)只要用心欣賞沿途風光,每個角落都藏著美景。
第一次作畫時,雖然努力將文字內容“翻譯”成畫面,但卻顯得生硬空洞,毫無親和力。怎么辦?我翻閱資料,不斷思考、調整,努力賦予人設以“生命”。我把蝸牛畫成擬人化風格,給“她”設計五官、穿衣打扮,塑造出性格特征。此外,我又補充了更多元素,增添了一些巧妙設計,讓畫面童趣盎然,最終較為理想地完成了作品。
之后的繪本,如《愛講故事的樹》《肚子里的小火車》《生命立體書》等,在藝術上不斷成熟,吸引了很多關注。未來,我還會用畫筆描繪一個精彩無限的世界,為更多孩子傳遞真善美。
?。椖繄F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