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李紫薇)“《孟子》真的是孟子所作嗎?《荀子》真的出自荀子之手嗎?《史記》又足夠全面嗎?”1月6日,在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主辦的題為《早期中國的共同作者》講座中,美國東方學會(2023-2024)會長、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Greg(’84) and Joanna(P13) Zeluck亞洲研究講席教授柯·馬丁(Martin Kern)提出了這些問題。
“自漢朝后,歷史書籍或多或少地被整理和組織過。然而,中國的傳統作品將文本中的哲學大師形象與文本作者混淆了。所以今天你可以聽到很多故事,比如荀子寫了《荀子》等等?!笨隆ゑR丁表示。
柯·馬丁認為,這些標題中的作者名字并不是原始的第一位作家,“即使荀子、孔子、屈原是話語的發(fā)言人,他們也不是這些話語的文本作者。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作者應是其未署名的弟子或其他編纂者?!?/p>
他解釋道,“早期中國最著名的三個人物,孔子、荀子、孟子,他們的著作內容往往會出現自相矛盾,時間線混亂的情況,也正因如此,它們被認為是真實且不加修飾的第一手文本材料?!?/p>
而這些略顯混亂的文本,由他們的弟子或是其他編纂者,通過編輯、收集、匯編等完善,并將其編著成書,因此,在柯·馬丁看來,“他們通過把這些資料整合,寫就傳記,賦予解釋,成為了未署名的作者?!?/p>
在整理資料時,那些作者同時也是選擇者。“《史記》稱莊子‘著書十余萬言’,但傳世本《莊子》的篇幅不到其三分之二,漢朝奉旨校書的劉向在整理《荀子》《管子》等文本時,刪除了大約90%的材料。”柯·馬丁表示。
他認為,絕大多數中國早期文獻實為出自特定條件限制的選集或材料素材庫,并非“寫就”而成,而是經由“逐步編定”,形成現今所見的著作?!岸@些被記錄下來的文本就像共享財產,其意義不在于它們的起源或某一作者的權威。就像屈原所代表的并不只是詩人,而是中國知識分子所投射出的對理想的追求?!?/p>
柯·馬丁是知名國際漢學研究期刊《通報》主編之一,出版專著《表演與闡釋:早期中國史學研究》《早期中國的文本和儀式》等,編著《屈原與楚辭:新研究方法》《<左傳>與早期中國史學》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