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能讓爸爸媽媽看看你嗎?”他拉下面罩那一刻讓人淚目……
新疆瑪依塔斯風區(qū)風源地的執(zhí)勤點,被當?shù)厝朔Q為“魔鬼風頭”。總臺記者崔寧跟隨換防的護邊人員,一路風雪,來到這里。記者這一路,經(jīng)歷雪地摩托翻車、風吹雪蓋住路面不能通行這樣的危險場面。記者抵達的這個最偏遠的執(zhí)勤點,就像一座雪海中的孤島,值守在茫茫雪原中。蹲點在這個執(zhí)勤點里,記者又記錄到怎樣的故事呢?
來到這個最遠的護邊執(zhí)勤點,記者發(fā)現(xiàn),它的周圍也是高達3米的積雪。
總臺記者 崔寧:這是這個執(zhí)勤點的院墻的欄桿,現(xiàn)在整個被雪埋到下面了。
上山這一路,除了雞蛋,大家辛苦帶來的菜也凍壞了不少。
總臺記者 崔寧:這冬天特別長,一年有多長時間?
護邊員 田季軍:至少到10月份以后就開始封路,到5月份才能開路,也就是半年多一點。
總臺記者 崔寧:最寶貴的就是送上來的這些物資。
護邊員 田季軍:對,因為上來每次都要多帶點,說不定該換勤時候天氣變化還下不去,還要多待幾天,去年有一次是最后吃的只剩面粉米飯,沒菜,什么都沒有了,都吃完了。
雪地摩托往返多次,李江和其他兩名護邊員終于將6名換防人員以及補給物資全部運到山上。
總臺記者 崔寧:你們就準備在這過年了嗎?
護邊員 劉振民:我們每年都在這,我們上了四年到這,全是在山上過年。
在這個雪原上的小屋,記者度過了上山的第一個夜晚,漫天的風雪呼嘯,而小屋的燈光傳遞著溫暖。
經(jīng)歷這一路冰雪后,記者越發(fā)覺得執(zhí)勤點的物資珍貴。但對于護邊員們來說,只要來到這個小屋的人,他們都會拿出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
總臺記者 崔寧:你在這里待了幾年了?
護邊員 袁金鳳:四年。
晚飯四菜一湯,雖簡單卻珍貴。
護邊員 田旭東:平時就我們四個人,過年也是四個人。今天人來得多,我心里也高興,吃個便飯,咱們提前過個年。
總臺記者 崔寧:你們在上面碰到最危險的事是什么?
護邊員 田旭東:我們這的一個護邊員,大年初一心梗了。那天刮風,50米能見度都沒有,也就是20多米能見度。那個醫(yī)生帶了兩個護邊員,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把救心丸送過來,先把人穩(wěn)住,后面兩個鏟車推,五個皮卡車保障,把人送到和豐縣人民醫(yī)院搶救回來了。
總臺記者 崔寧:這么辛苦的一個崗位,年輕人怎么看?
護邊員 葉爾蘭·卡米卡:父母那一代的人,他們一直在戍邊,我們也是受父母教育的影響。
由于地處偏遠,在這里,每個人與外界的聯(lián)系只能靠網(wǎng)絡。與家人打視頻、通電話,成了這個雪原小屋里最溫馨的畫面。用他們的話說,守邊防就要耐得住寂寞,守不住寂寞熬不住孤獨,就守不住安寧,盼不到春暖花開。
眼下,隨著科技穩(wěn)邊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運用到戍邊守邊中,但是頂風踏雪的巡邊路上,紅旗永遠飄揚在祖國的邊防線。
護邊員 李江:這么多人在這里堅守,一天兩天感覺不到什么,如果說一年兩年,一代人或兩代人堅守下去,就會讓有些人看到,始終在這片國土上,會有紅旗始終飄著。
護邊員 田旭東:我還有六年就退休了,退休以后我還會繼續(xù)守衛(wèi)在我們的邊防線上。如果祖國需要,我會隨時接受召喚,隨時回來。
護邊員 郭剛:邊境上總有人去守,我們堅守在這,希望祖國繁榮昌盛,邊境安全穩(wěn)定。
護邊員 孔曉麓:爸媽,雖然我已經(jīng)六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但是我會在這里守護著你們,請你們放心。
記者:能讓爸爸媽媽看看你嗎?
結(jié)束采訪下山的時候,山上的風雪仍在繼續(xù)。十多天的朝夕相處,有感動、有欽佩、有不舍。在很多人眼里,甚至在他們自己眼中,他們只是一個個普通人??僧斔麄儼衙\與祖國緊緊連在一起的時候,卻成了邊防線上一個個“永不離開的生命界碑”。他們用最真誠的心、最清澈的愛守護著邊境安全,守護著國泰民安,山河無恙。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