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之后 年輕人的文旅需求變了嗎
編者按
今天,你Citywalk(城市漫步)了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23年上半年,某社交平臺相關(guān)搜索量同比增長超30倍,用戶總計Walk出了3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8圈。Citywalk多次榮登“熱搜”的背后,是火熱的新型文化消費。年輕一代通過參與新文化消費,在滿足審美表達、個性彰顯、擴大社交等多樣化需求的同時,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時代風采。
——————————
當我注意到Citywalk(城市漫步)這個詞時,已經(jīng)有人連續(xù)在朋友圈發(fā)了10多天自己的Citywalk。最初,我以為這只是一場常規(guī)的旅行,畢竟林立的高樓,浮夸的展覽,誘人的美食通常是游玩的標配。直到20多天以后,他還在分享行人稀疏的江岸,陷入半廢棄的建筑,我才意識到這一定是種新玩法。
最近,大家對Citywalk一定都不陌生了。漫無目的地在城市里游走,喝杯咖啡、逗逗貓狗,發(fā)現(xiàn)一處遺址參觀一處故居,或者在街巷深處嘬一口豆汁兒,主打悠閑的快樂。瀏覽社交平臺,時不時看到幾條城市漫游的路線推薦,或許還會讓人大吃一驚——這竟然是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
Citywalk不是一個新概念,它起源于半個多世紀以前的London Walks,指的是在講述員的帶領(lǐng)下,按照規(guī)劃好的路線行進,對城市的歷史、人文、景觀等進行深度體驗,有著很強的文化與社交屬性。訴諸當下的社交媒體,年輕人在城市漫游的基礎(chǔ)上加上不少社交元素,更自由松弛,重塑為“更適合中國寶寶的Citywalk”。
不過,讓人有些驚訝的是,前幾個月還是“特種兵旅游”風靡網(wǎng)絡,怎么現(xiàn)在就變成Citywalk獨霸榜首了?這二者,一個主打“來過”,用快節(jié)奏充實旅途,一個講究“沉浸”,在城市生活里慢下來,看起來大相徑庭。年輕人的文旅社交生活,難道真的差這么大?
在我看來,這些看起來與傳統(tǒng)旅游不同的出行方式,都是當代年輕人真實情緒與心境的反饋。進入“后疫情時代”,年輕人難免想彌補過去的時光,所以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看到報復性文旅消費,24小時打卡一座城市一度成為短視頻“標配”。“五一”假期中,我也曾用5天走了4座城市,仿佛是在彌補此前因為疫情造成的屢屢爽約。但說到底,無論是前幾個月選擇特種兵式旅游,還是如今進入Citywalk模式,都是在用腳步丈量城市街景,用目光搜索遠方與近鄰。
這些個體行為的背后,還隱藏著一種群體性的身份認同邏輯。以Citywalk為例,從網(wǎng)絡空間的虛擬城市,到車水馬龍的街頭巷尾,人們大多時刻都是依托于內(nèi)心的渴望,將自己置于一個或文化認同,或社交認同的圈子。所以,當下年輕人的文旅活動,不單是玩耍與放松的過程,同樣是自我發(fā)現(xiàn)與價值認同的表達。
從這個層面來看,“特種兵旅游”或Citywalk的概念,其實都已經(jīng)不再重要。無論是浪漫的、倉促的,還是所謂的中產(chǎn)陷阱,都不過是一種年輕人生活的折射。迎合或批判,嘲諷或加入,可能也會成為這些生活實驗的一部分。
當然,隨著這些旅游新概念的頻繁出圈和今年旅游市場的火爆,“文旅服務是不是該轉(zhuǎn)型了”也成為逃不過的命題?;ヂ?lián)網(wǎng)上確實出現(xiàn)了一部分Citywalk付費產(chǎn)品,由一名導游帶隊組織城市漫游,負責向參與者講解當?shù)貧v史文化。以上海為例,此類活動的價格為幾十元到兩三百元不等。但是,這項服務卻頻頻被吐槽——散步包裝一下就能收費?遛彎還要留下買路錢?
年輕人不買賬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近來很多涌現(xiàn)的“Citywalk服務”都只是看到了這個好似新奇的概念,便一擁而上,卻忽略了概念背后的本質(zhì)訴求與邏輯。
概念是抽象的,生活不是。年輕人更樂意接受的,是概念之外的增值。Citywalk的精髓或許并不在Walk,而是在于Walk過程中的體驗感與獲得感。比如,對于Citywalker(城市漫步者)來說,重要的不是“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雍和宮”,而是“雍和宮的風中,包裹著裊裊升起的檀香”。因此,當年輕人的社交、精神需求與松弛感占據(jù)了上風,這些“新奇的旅游概念股”的變現(xiàn)之路也就道阻且長。
也得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其實有著很大的建設(shè)空間。畢竟,是走馬觀花地過,千篇一律地拍,還是能夠在限定的時間里成為街巷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時候便取決于當?shù)氐慕ㄔO(shè)。如何挖掘區(qū)域的獨特性,在不破壞原本風格的基礎(chǔ)上做好其他設(shè)置建設(shè),是一個值得認真考量的細致活兒。
概念從來都是人給予的定義,不該反過來作用于人。Citywalk之后,或許還會有Coffeetalk(喝咖啡聊天)、Citygame(數(shù)實融合沉浸式文化體驗)等等。新奇事物總是層出不窮,但如果只是販賣概念,那就沒意思了。
胡不歸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