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男性力量角色 他們走近單親家庭填補“父親”角色
他們走近單親家庭填補“父親”角色
扮演男性力量的角色 彌補單親家庭的男性缺失
深秋的北京玉泉公園里,金色的落葉飛舞,10個孩子拾起落葉,或拋向空中或拋向同伴,奔跑時腳下沙沙作響。這些孩子來自10個不同的家庭,他們的媽媽也都參與到了“落葉大戰(zhàn)”中,釋放著壓力,體驗快樂。組織這次活動的是他們中唯一的成年男性,他叫風老師,不是任何一個孩子的父親,卻是所有孩子心中的榜樣。
10個孩子都來自單親家庭,都是由母親獨自撫養(yǎng)。風老師要做的除了給孩子帶來快樂、減緩媽媽的壓力之外,還要扮演“男性力量”的角色,彌補單親家庭的男性缺失。
組織各種郊外活動
他成為帶孩子玩的“爸爸”
“男性缺失”是單親家庭普遍面臨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而這個角色正在由風老師這樣的志愿者來“填補”。
風老師從事的是青少年戶外教育,也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因為工作的關系,他經(jīng)常組織孩子們一起參加戶外活動。一次,參加活動的一個學生母親找到他,邀請他參與一項針對單親家庭的公益事業(yè),故事自此開始……
學生母親叫劉蕾,是北京一個母親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項目負責人。劉蕾邀請風老師參加的公益項目,核心內(nèi)容就是帶單親家庭的孩子一起“玩”,希望通過戶外的活動,增進孩子和母親間的情感連接,并解決單親家庭孩子中存在的“男性角色缺失”的問題。
風老師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便積極參與了進來。他組織孩子們一起到郊外,親近大自然:“玩”的過程其實很簡單,比如去野外撿一根樹枝,打磨修剪后變成孩子的“魔法棒”;或者去野外“尋寶”,找一塊“特別”的石頭或樹葉。
“其實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不太會玩,尤其是媽媽帶孩子,多數(shù)時間就是讓孩子一個人玩。但其實,游戲是孩子跟大人溝通的橋梁,通過做游戲,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在陪我,這份快樂很重要,它為溝通搭建了‘地基’?!憋L老師說,除了家長不知道怎么玩,孩子現(xiàn)在也存在著“自然缺失癥”,接觸的電子產(chǎn)品多,鮮少到戶外去,孩子身體素質(zhì)下降,注意力也不集中,不愛學習等都與此有關。
據(jù)悉,“一個母親”公益組織成立于2015年,是經(jīng)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的為獨撫母親提供心理賦能和生活助力的非營利組織。它的公益項目以戶外活動為主,在組織郊外親子游戲的同時,帶孩子們從大自然里學習更多的知識。
朱老師是一名小學科學課男老師,也是“一個母親”項目參與人之一,他的任務則是組織單親媽媽和孩子一起,到郊外去觀察動植物,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還鍛煉孩子們的毅力,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人生觀。
每年的春天到秋天,朱老師都會帶孩子們一起活動。春秋觀察植物,夏天觀察昆蟲,冬天觀察鳥類……朱老師還會偶爾組織夜間活動,觀察夜間昆蟲的習性。孩子們會拿上小手電和媽媽一起跟隨朱老師尋找大自然的樂趣。
在活動過程中,朱老師會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動植物,“我在活動開始前會跟孩子和媽媽們說,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學生,大家一起從大自然中獲取營養(yǎng)?!?/p>
在活動中盡量避開
單親家庭敏感地帶
參與者大多來自單親家庭,朱老師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些家庭的孩子大多比較內(nèi)向膽小,一些單親媽媽由于尚未走出情感的創(chuàng)傷,甚至會不太合群。他們在最開始的時候往往會站在角落里,只是安靜地聽,參與度并不高。
其實,每次活動前,劉蕾都會把參加活動的家庭情況提前和帶隊老師溝通,她會告訴老師,哪些孩子是以前參加過活動的,哪幾位媽媽還沒走出心理困擾,又有哪些孩子還不知道家庭中的變故。提前溝通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為了讓帶隊老師有所側(cè)重,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更自然順暢地將活動引導下去,不要刻意挑起孩子和媽媽們某些緊繃的神經(jīng)。
“這方面我有優(yōu)勢。”朱老師表示,自己是科學老師,講解的都是動物和植物,是大自然的客觀存在,而非人文知識。他覺得通過對動植物的客觀描述,可以自然而然地教導孩子如何成長。
在講到植物的時候,朱老師會告訴孩子們植物是如何授粉傳播后代的,由此他會告訴孩子們母愛的偉大。講到動物的時候,他會告訴孩子們,有的動物是母親陪著孩子,有的是父親帶著孩子,有的動物則在很小的時候就要去獨立生存,物種的生存方式是多元的,沒有什么好與壞的區(qū)分?!拔蚁Mㄟ^這些擬人化的講解告訴孩子們,他們的未來是一個獨立的人,不要限于某種固定的家庭架構(gòu)里,也不用去和別的孩子做對比?!敝炖蠋熣f。
不過,即便是講授自然知識,也難免會碰到一些“敏感”地帶。有一次,七夕節(jié)期間,朱老師帶孩子們外出活動,看到公園里有月季花,于是他就講起了月季和玫瑰的區(qū)別,當說到玫瑰代表愛情的時候,自己感覺當著這些單親媽媽和孩子的面談這個話題不太合適。于是趕緊回到科學本身上,說這兩種花都是薔薇植物,接著他一抬頭看見了海棠樹,就趕緊轉(zhuǎn)移話題說起海棠花,贊揚了母愛的偉大。
“我也不知道這里面有多少單親媽媽會在意這個話題,可能有些媽媽已經(jīng)走出來了,但有可能也有媽媽還沒,所以覺得還是不要傷害人家。”朱老師的這種擔心并非過分敏感,劉蕾也透露,跟帶隊老師提前溝通活動細節(jié)的部分,也是過去做活動積累的經(jīng)驗。
劉蕾舉例說,“一個母親”曾經(jīng)安排過一次親子活動,有一個孩子是舅舅帶著孩子來參加的,其他的母親就比較反感,覺得既然是單親媽媽和孩子的活動,怎么還會有男士家長來參加,她們怕這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還有一次,在風老師的活動上,有個孩子的爸爸去世了,但孩子并不知道,一直以為爸爸還在醫(yī)院里治療?!斑@種情況如果不能提前溝通好,就很容易給這個家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眲⒗俦硎?。
最初,“一個母親”做線下活動的時候,制作了便于識別和管理團隊的小旗子,本來還打算拍活動合影,結(jié)果遭到很多參與活動的母親的反對,因為她們并不想孩子或家里的老人知道她們離異、喪偶的事情。從那以后,“一個母親”的線下活動從來不合影,也不再設置相應的標識。
填補爸爸角色
成獨撫媽媽的剛需
隱蔽、分散、忙碌、恥感,被認為是獨撫母親這個群體的特點。同時,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北青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這個群體的母親普遍對孩子有虧欠心理,又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去彌補單親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自身情緒的不穩(wěn)定和對孩子的過高期望使親子關系也變得緊張,引發(fā)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障礙。社會的歧視和偏見又讓獨撫母親和孩子的羞恥感增強,自我價值感低下,更容易與社會疏離。
在獨撫母親對孩子的擔憂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父親角色的缺失”。劉蕾說,“一個母親”曾經(jīng)通過社群答疑的形式做過調(diào)研,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離婚了,如何為孩子樹立男性榜樣?”“爸爸去世了,我想知道怎么能讓孩子具有男性力量?”“他爸爸不在身邊,很擔心孩子的性格受到影響,會不會缺乏陽剛之氣?”這類問題的提問頻次很高。
正是針對這類需求,“一個母親”從2018年開始嘗試專門面向單親家庭的孩子的線下戶外活動,全部由男老師帶,反響也都很好。從那以后,每次戶外活動都異常火爆,不到一天就能報滿。
風老師說,他最初接觸單親家庭的孩子時,感覺這類孩子相對比較敏感,有些會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受到一點挫折就會有逃離的想法。而有的孩子在玩游戲時,會突然覺得自己沒有做好,緊張地躲到一旁。此外,有一部分孩子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母親覺得沒有給孩子完整的家庭,抱有虧欠的心理,結(jié)果過分地滿足孩子。但通過參與活動,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很多孩子在風老師眼里都有了變化。
風老師說,有個9歲的孩子,老師不關注他就會哭鼻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后,他接受了自己,給自己起名叫“愛哭鬼”,然后通過活動慢慢改變,最后自己給自己改名叫“愛笑精靈”。
在野外觀察活動中,有的孩子怕黑,不敢晚上外出,有的孩子怕蟲子,不敢近距離觀察。朱老師認為這都是在男性角色缺位的家庭中,孩子容易缺乏自信和勇氣的表現(xiàn),通過幾年來的活動,在朱老師的陪伴下,怕黑的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夜晚出行,怕動物的孩子也嘗試著摸過小動物和昆蟲。
參加過朱老師的課程后,很多孩子變得更加開朗,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開始主動和他閑聊,而小一點的孩子會撲到他的身上,拉著他的手和袖子,抱著他的脖子和大腿,“好幾次,我們下山回來的路上,幾個孩子‘掛’在我身上,都快把我的衣服拽掉了?!?/p>
有一些孩子參加完活動后,仍會想著朱老師,在生活中看到了陌生植物或動物,就會拍下來讓媽媽通過微信詢問朱老師這是什么品種,朱老師也都樂于解答,甚至有媽媽在買菜時問朱老師:“這是什么?能不能吃?”
孩子的狀態(tài)在改變,媽媽的狀態(tài)自然也有變化,有獨撫媽媽在參加完活動后說:“看到孩子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覺得面對未來,多了一份安定感?!?本版文/本報記者 張子淵 統(tǒng)籌/林艷 張彬 本版圖片/受訪者 供圖
分析
教育需要更多“男性參與”
根據(jù)民政部每年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離婚率從1984年的0.39‰升至2019年的3.4‰。對于單親家庭“男性角色缺失”的問題,朱老師和風老師都認為,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即便不是單親家庭,孩子接觸男性的機會也比較少。
作為學校教師的朱老師說,在他所在的小學里,除了體育老師和部分科學老師之外,其他科目的教師基本都是女老師。女老師和男老師給孩子們帶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女老師往往更嚴厲,孩子們更害怕,而男老師則顯得相對溫和,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被保護、可信賴的感覺。所以,在學校里,學生們上男老師的課和上女老師的課時的狀態(tài)是完全不一樣的。
“男性角色在生活中給孩子更多的是樹立一種榜樣力量,男老師的課程活動中更偏向探索,更喜歡社交,戶外實踐更多,這些恰好可以給孩子們帶來勇氣、自信、開朗的性格?!敝炖蠋熃忉屨f。
風老師則更希望通過活動讓單親家庭的孩子提升自信。他會安排更多的對抗性游戲,比如讓孩子跟自己摔跤,當兩三個孩子合力把老師摔倒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從中感受到團結(jié)和力量。
“男性角色在日常體現(xiàn)出來的是力量感,這一點是媽媽無法給予的。而這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很重要。”風老師說。
劉蕾希望,通過風老師和朱老師這類活動,讓獨撫媽媽們知道,即便孩子離開了父親,仍舊能夠通過其他的方式接觸男性角色,比如老師、教練等等。而同時,她也希望那些離異的父親,能夠?;丶遗愫⒆油妫o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單親家庭并不一定是問題家庭。生活在單親家庭,孩子并不一定會受影響,關鍵在于孩子的父母和全社會如何去做?!眲⒗僬f。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