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新教室”開課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首任“太空教師”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題:中國空間站“新教室”開課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首任“太空教師”
作者 馬帥莎
當“太空探索永無止境”這一熟悉的“天宮課堂”開場語響起,地面上同學們的視線被畫面中的新晉“太空教師”吸引。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進行授課。太空“新教室”中的水稻和擬南芥種植給現場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
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為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此次授課在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設地面主課堂,在山東菏澤、河南鄭州、云南大理分設3個地面分課堂。
課上,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這間“新教室”。跟隨蔡旭哲的鏡頭,人們首先看到的是問天實驗艙的睡眠區(qū),艙壁上貼著蔡旭哲與家人的合影。問天實驗艙睡眠區(qū)采用縱向設計。劉洋解釋說,在地面無法站著睡覺,但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航天員在任意方向睡覺,感覺都是一樣的。
在前兩次“天宮課堂”中,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已經展示了水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的奇妙現象,留下許多經典畫面,比如放入泡騰片的“氣泡球”、在水膜中綻放的紙花、連接兩塊液橋板的“水橋”。
本次太空授課中,航天員們則演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液體的毛細效應、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等神奇現象,比如劉洋使用長達兩米的飲水管,僅靠吮吸的力量,輕松喝到了飲水袋中的飲料。
問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此次太空授課加入了實驗艙里植物種植的新內容,不少學生在課后都表示對太空植物種植印象很深。
據劉洋介紹,經過70多天的生長,水稻種子已經長成一棵棵水稻植株,在水稻培育過程中,他們發(fā)現了一個奇特現象,在剛剛萌發(fā)的水稻葉尖上出現了晶瑩的小水滴,并且水滴會越變越大,直到貼到生長盒壁上,這種水稻的吐水現象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更容易觀察到。
“我們在空間站種植的水稻、小麥都展示了勃勃生機,非常期待能夠在空間站收獲自己種植的糧食?;蛟S在不久的將來,在月球甚至在火星,我們都能見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陳冬說。
在生命生態(tài)實驗柜里,除了水稻培育以外,還“住著”擬南芥。據了解,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9月啟動了“天地共播一粒種”活動,為了與空間站的擬南芥生長情況作對比,之前收到種子的同學當天把發(fā)芽的水稻和擬南芥帶到了地面課堂現場。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應用發(fā)展中心主任張偉告訴記者,青少年和航天員分別在地面和太空種植物進行天地對比是本次太空授課的一大亮點。
陳冬說,“小南”非常適應太空生活,長勢很好。他還利用科學手套箱為大家直播展示了擬南芥剪株操作,并表示,未來會將這些采集到的“小南”樣品帶回地球研究。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他提到,除了種植擬南芥和水稻,在生命生態(tài)實驗柜下面的“房間”還可以養(yǎng)殖斑馬魚、線蟲等動物。
談及未來的太空授課,張偉表示,夢天實驗艙不久將發(fā)射入軌,夢天實驗艙的加入將使太空授課的內容更為豐富,其中包含了流體物理、空間材料、基礎物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或許人們可以看到蒸發(fā)沸騰等現象的天地差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廣西黨史研究:喚醒“沉睡”在檔案里的英雄事跡 讓紅色資源“活”起來
- 拉薩:2600余名退役軍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
- 重慶力爭到2024年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1萬億元
- 北京兩日新增16例本土感染者 一病例抵京后未嚴格遵守防疫規(guī)定
- 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圓滿保障“天宮課堂”第三講清晰流暢
- 近百人共獻血34000毫升 天津消防特勤支隊組織開展無償獻血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2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154例
- 稅費支持政策步步加力 為企業(yè)創(chuàng)新送上“及時雨”
- 上交所發(fā)布優(yōu)化13條指數 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效能
- 9月份房地產信托產品成立規(guī)模環(huán)比增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