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能看書,就算真的離開家鄉(xiāng)了
《漫長的余生》,我在從成都到鄭州的高鐵上就讀完了。我知道,我真正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變成一個“異鄉(xiāng)人”了。
——————————
1997年寒假,我第一次“回家過年”。從青島乘坐火車到商丘,然后再轉(zhuǎn)汽車回家?;疖嚿先撕芏啵贿^我們早早通過學校訂好車票,上車沒有問題。下車的時候非常困難,幾乎是被人擠在半空中,到了車門位置,奮力把握住方向,才成功落地。
那是我印象中最難的一次返鄉(xiāng)之旅。轉(zhuǎn)乘公共汽車后,100多公里的路竟然也花了十幾個小時,到家已是晚上8點。更恐慌的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一口普通話,到商丘想改成河南話,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直到見了我媽,一開口自然說出了家鄉(xiāng)話。
我還記得,那年我?guī)Я?本書回家,全都是從圖書館里借的。我媽很困惑:這些書你為什么在學校里不看?來回背著書,相當于多了一份很重的“行李”。她說得沒錯,6本書完好如初,我在家半個月,一頁都沒有讀過。
火車上人太多,沒法讀書;和同行的老鄉(xiāng)一起聊天打牌,也比讀書更有趣。長途汽車上,看書會暈車。那么回到家中呢——每天都有開心的玩耍項目,見各種親戚朋友,學習喝酒,以至于從來沒有力氣打開書讀上幾頁。
同樣的錯誤,我犯過很多次。實際上,本科4年和碩士3年,不管寒暑假,我只要回老家就會帶上好幾本書,但是每一次都沒有看。每次開學,都會很懊悔,然后到下一個假期,再次嘗試,然后再次徒勞而返。在學校我算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但是回到家,就完全讀不進去書,這件事曾長期讓我感到困惑。
2023年春節(jié)前的一段時間,我非常擔心父母的身體。有一天我和他們通完電話,幾分鐘后就感覺身體發(fā)冷,我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四五天后身體恢復,再次給父母打電話,他們竟然和我一樣,也是通完電話后身體不適,但是也已經(jīng)恢復過來。
這真是奇怪的“身體感應(yīng)”。我意識到父母都70多歲了,未來能夠見面的機會已經(jīng)不多。我馬上訂好車票,就像讀大學一樣,在家“過一個寒假”。我在家里待了十幾天,他們都感到奇怪而又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
和20多年前一樣,這次回家,我又帶了幾本書回去。我記得有羅新老師的《漫長的余生》,羅納德·英格爾哈特的《靜悄悄的革命》,還有一本王汎森老師的論文集。這些書沒有什么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而是就在書架的顯眼處,順手帶走比較方便。再說,大概率又和過去一樣,根本不會看,它們只是“行李”。
事實證明,這次我讀書狀態(tài)很好?!堵L的余生》,我在從成都到鄭州的高鐵上就讀完了。在家看書的時候,我甚至拿起了筆,非常認真。除了閱讀,我還在家寫作。在陽光下的院子里打開電腦,連上Wifi,就和在城市里一樣工作。
過去無論如何都沒想通的問題,現(xiàn)在豁然開朗了:不光是父母已經(jīng)老了,我的年齡也大了,在村子里沒有幾個能說話的人了。小時候的玩伴,會在晚上招待喝酒,但是白天顯得無比漫長。帶著香煙到大門外,見到鄰居們散一圈煙之后,就沒有多少事可干了。
我的世界他們一無所知。他們只知道我在外工作,具體做什么完全不明白。我打開公眾號后臺,寫一篇文章發(fā)送出去,可以和全國各地的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鄉(xiāng)親們卻不知道那些字是如何飄散在空中的。在外20多年,我最終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即便是父母,也在這個世界之外。
他們的世界我也日漸模糊。我已經(jīng)能熟練切換普通話和家鄉(xiāng)話,接到城市來電,馬上轉(zhuǎn)入普通話模式。走在小時候熟悉的田野,一草一木都感到陌生,這里像一個“景區(qū)”或者“異鄉(xiāng)”。我和父親晚飯后會一起沿著鄉(xiāng)村道路散步半小時,沒有一點熟悉的感覺,甚至不記得自己家的“田”在哪里。不光是表面,鄉(xiāng)村“結(jié)構(gòu)”也在變化,現(xiàn)在是“種糧大戶”大規(guī)模承包種植了。
我知道,我真正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變成一個“異鄉(xiāng)人”了。面對陌生的世界,我總是能夠順利閱讀,所以每次乘坐飛機,都是我閱讀效率最高的時候。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一種渴求:突然又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問題”,等著自己去尋找答案。
張豐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