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爐:故宮里的古代“暖寶寶”
【博覽薈】
◎周 乾
手爐為我國冬季取暖用具之一,一般為銅質或琺瑯質。其體積較小,造型多以方圓為基準。爐內裝有燃炭,爐頂有鏤空罩蓋。手爐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內用于取暖,類似于現(xiàn)代人用的“暖寶寶”。
手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湖南省博物館藏戰(zhàn)國時期鏤空蟠鳳紋銅熏爐,其外觀與功能和手爐高度相似。20世紀80年代,陜西茂陵出土的一件手爐,上面就有“陽信家銅溫手爐”的銘文。明清時期,手爐在宮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且工藝精湛、造型優(yōu)美。
作為明清皇宮,故宮里的手爐不失皇家風范。如故宮藏黑漆描金開光山水圖手爐,為乾隆年制,長約18.4厘米,寬約12.9厘米,高約14厘米(不含木質提梁)。
從構造組成來看,此手爐由外胎、內膽、頂罩、提梁四部分組成。外胎為木胎,外表面髹以彩漆。內膽為銅膽,架設于木胎的口沿上,用于貯藏燃炭。頂罩為銅絲編織而成的鏤空罩網(wǎng),精致細密,既可以通風換氣助力炭燃,又可以避免燃炭的火星濺出。提梁為木制,形狀與爐身巧妙融合,表面為描金回紋。使用此手爐時,往爐內加燃炭,炭火產(chǎn)生的熱量(高溫)傳到銅內膽,銅內膽再將熱量傳給木外膽(適溫)。使用者雙手捧爐,即可感到溫暖舒適。
銅是一種優(yōu)良的導熱材料,其導熱系數(shù)非常高,而木材具有較小的體積密度,較多的孔隙,是熱的不良導體,因而廣泛用作隔熱、保溫材料。此手爐采用銅內膽、木外胎,既有利于保持爐內長時間供熱,又可避免手爐外表面發(fā)燙。
故宮中手爐使用的炭多為紅籮炭。紅籮炭產(chǎn)于今河北易縣,由山中硬木燒制而成,被運送至紅籮廠(今北京市西城區(qū)大紅羅廠街附近)保存,并被加工成小段。紅籮炭在使用時不會發(fā)生爆裂,熱量高、煙霧少,且略帶香氣。
明清時期手爐制作的巧匠,以張鳴岐為代表。張鳴岐為明代浙江嘉興人,具有高超的手爐制作技藝。他制作的手爐選用精煉紅銅,鍛打卻不加雕鑿,爐壁厚薄均勻,紋飾精美。盡管爐內膽與外胎均為銅質,但其熱量處理卻恰到好處,爐中炭火即使燒得很旺,爐的外表面也不燙手。
張鳴岐制作的手爐頂蓋細密嚴實,久用不松動。頂蓋上的鏤空紋飾雖然很薄,但是能夠經(jīng)得住踩踏。故宮藏有一款張鳴岐制作的手爐,以優(yōu)質的紅銅制作,底徑7.5厘米,口徑10厘米,高8.7厘米。整個手爐通體一色,外觀素樸簡潔,光澤淡雅柔和。此手爐不設提梁,為手捧式。爐闊腰束身,圓滑飽滿,下設四足。篾籮狀頂罩向上隆起,使得爐內炭火的熱量傳到蓋頂時,不會令人感到燙手。另底部有銘文:“不知寒積雪,但覺袖生春;張鳴岐制?!逼渥瓡匀挥卸?,運刀游刃有余,落款大方得體,頗具名家風范。
綜上可知,手爐作為古代“暖寶寶”,其藝術的造型及實用有效的功能,折射出古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智慧,亦為我國古代工匠卓越制造技藝的體現(xiàn)。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