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演范立欣: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里的珠峰要攀登
范立欣: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里的珠峰要攀登【紀錄電影《看不見的頂峰》10月27日上映,新京報專訪導(dǎo)演談拍攝幕后】
盲人攀登者張洪籌備了5年,最終登上了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而導(dǎo)演范立欣花費了3年時間,拍出了紀錄電影《看不見的頂峰》。這部即將于10月27日在全國上映的紀錄電影,記錄了張洪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登頂珠峰的故事。
導(dǎo)演范立欣在接受新京報的專訪中坦言,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整個紀錄電影的制作過程中,他收獲了張洪對他的認可和信任,這其實是最幸福的。談到在三年的拍攝和制作中,這種信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范立欣覺得,這是紀錄電影創(chuàng)作者必須要完成的功課,也是最難的事情。“我會跟我的攝影師說,如果我們開機拍攝,一定要告訴張洪老師,這是彼此信任的基礎(chǔ)”。
電影上映前,范立欣和張洪、夏瓊夫婦跑了很多場路演,得到很多反饋,很多觀眾表示,看完影片后都從中受到激勵,也會分享人生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范立欣說,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里的珠峰要攀登,只要朝著目標邁進,每走一步,就會更近一步。以下為導(dǎo)演范立欣自述。
最高潮的段落,并不是登頂?shù)臅r候
2019年,一個登山的朋友,打電話告訴我,有一位盲人想去登珠峰,讓他出出點子。我這朋友覺得這事不太現(xiàn)實,但他覺得我作為導(dǎo)演,可能會感興趣,就把這事兒告訴我了。我剛開始也很震驚,有點獵奇心理。
張洪老師以前眼睛是看得見的,后來得了青光眼,看不見了,屬于半途失明的群體,對于這個群體,他要怎么重新去獲得家庭和社會的認可,以及他去做這樣一件看起來充滿風(fēng)險的事情,家人會是什么態(tài)度,帶著這些問題我就去找他了。
2020年春節(jié),我跟張老師第一次見面,在咖啡館聊了半個鐘頭。我不能免俗地問了他一個問題:“你看不見,為什么還要去登珠峰?”他很平靜地跟我說:“雖然我看不見這個世界,但我希望這個世界能看見我。”當(dāng)時我就像被閃電擊中了一樣,心想一定要去拍他的故事,并且他背后應(yīng)該也有很多支持和關(guān)愛他的朋友和家人,他們的故事應(yīng)該會同樣感人。
其實,之前我參與過好幾部關(guān)于珠峰紀錄片的制作,沒有去拍,是別人拍完,或者剪得差不多了,來找我商量,讓我?guī)退麄兂龀鲋饕?。所以,在這些年里,我經(jīng)歷了好多次珠峰紀錄片的后期制作,雖然沒有很深入地介入,但我卻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這些片子無一例外最打動人、最高潮的段落,并不是登頂?shù)臅r候。
我就在想,如果我去拍一部登珠峰的電影,它一定不是只關(guān)于登山探險,而是關(guān)于主人公在他生命當(dāng)中到底要完成一個什么樣的攀登,攀登什么樣的高峰,這座高峰可能外化的是珠峰,但他內(nèi)心里一定也有一個高峰要去攀登。甚至是他周圍的人,比如他的愛人、孩子、登山向?qū)?,每個人可能都有一個內(nèi)心要攀登的東西,這就比較有意思了。
在出發(fā)去拍攝的時候,我就很清楚,登頂珠峰的一剎那,一定不是矛盾沖突最激烈的瞬間。所以,我會更關(guān)注張洪在日常當(dāng)中的那些瑣碎,很平淡的生活細節(jié),他和妻子、向?qū)еg的關(guān)系。我覺得恰恰是因為我關(guān)注了這些東西,這些特別日常的、細膩溫馨的小瞬間,才能夠編織起來這樣一個更宏大的主題。因為他登珠峰不僅僅是為了實現(xiàn)個人價值,畢竟家庭觀念在我們的價值體系里面非常重要。我們現(xiàn)在也說家國情懷,電影中張洪在衣服上貼著中國國旗,代表著中國1700萬視障人士去做這樣一個嘗試,我相信他內(nèi)心肯定有這樣的期望,所有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我覺得才變成一個更宏大的主題,而不僅僅是去挑戰(zhàn)一座高山。
兩位高海拔攝影師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因為珠峰上的環(huán)境極其惡劣,拍攝之前我就在想,一定有很多拍攝上的技術(shù)困難和挑戰(zhàn),所以第一個問題就是一定要找到最好的高海拔攝影師。通過很多朋友還有向?qū)娮拥拇罹€,我們找到兩個攝影師,一個是攝影指導(dǎo)Rocker(王振),他登頂過一次珠峰,另一個是主攝影師丁丁(丁亮)。他們兩個人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攀登者,體能非常好,攀登的過程同時要兼任拍攝的任務(wù)。
我給兩位攝影師做了一個分工,丁丁需要更多地貼身拍攝張洪老師。Rocker當(dāng)然也要貼身拍,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任務(wù),就是要跑到更遠處去拍那些特別大的電影感的鏡頭。因為我們畢竟是一部紀錄電影,不是在小屏幕上看的紀錄片,如果要配得上一個電影銀幕的話,一定得拍到那種特別大氣的珠峰場景,要有不同景別的敘事。
這部電影能拍成,其實真正的幕后英雄就是這兩位高海拔攝影師。他們既要攀登,又要拍攝,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因為在高海拔的地方攀登基本是走一步就要停歇五步的時間,但是兩位攝影師在攀登的時候,其實是沒有自己節(jié)奏的,他們要跟蹤拍攝,經(jīng)常是拍完了張洪以后要加速趕上隊伍,跑到他們前面,這樣才能夠有機會調(diào)轉(zhuǎn)機頭接著拍,這樣一快一慢,沒有自己的節(jié)奏,攀登的時候,體能消耗是非常大的。
我是個運動小白,我向張洪老師學(xué)習(xí),鍛煉了一年時間,能爬6000多米,我就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住著。攝影師每次拍完回到大本營,我就整理素材,大概每隔兩三天,我就能掌握到他們拍了什么,會第一時間跟攝影師交流,調(diào)整拍攝方式。在此之前,我們都經(jīng)歷了一年多時間的拍攝,攝影師也比較了解整體的風(fēng)格。
準備爬珠峰前,我們帶了50塊固態(tài)硬盤,到了大本營,因為溫度還有氣壓問題,壞掉了40塊,我要跟直升機飛行員搞好關(guān)系,請他每個星期幫我飛下去,把素材導(dǎo)好了以后再給我送上來,很麻煩。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每個拍攝素材都有三個備份。
為了拍攝大全景,我們還帶了三臺航拍機,但珠峰上的風(fēng)變幻莫測,有兩臺掉進了幾十米深的冰縫里,也沒法下去拿。
我們整個拍攝用的是小型數(shù)字攝像機,索尼FX3和索尼FX6,因為攀登本身已經(jīng)很難了,攝影師保持體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做這樣一個困難重重的電影時,你必須要去做很多妥協(xié)。
作為導(dǎo)演,我覺得電影就是一個妥協(xié)的藝術(shù)。比如,在拍攝時,我會跟兩位攝影師說,不要給張洪和向?qū)娮犹砣魏晤~外的麻煩,他們該怎么爬就怎么爬,我們哪怕是沒有好的角度,也不能讓他們再爬一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有時候發(fā)生一些有趣的或者驚險的事情,你沒有拍到就沒有拍到,只能妥協(xié)。
這也是我為什么要跟攝影師說,你們盡可能多拍,攝影機不要停。但是,在山上用電又是很有限的,我們要通過太陽能充電,氣溫極低,電池的電量用一會兒就沒了。既要多拍又要省電,我覺得攝影師當(dāng)時快被我整瘋了,他們也很糾結(jié)。
我們在很多時候都要做妥協(xié),攝影師也要做很多妥協(xié),我相信張洪老師在攀登中也要做很多妥協(xié),但最終恰恰是因為大家都考慮到了對方,建立了這種堅不可摧的信任,才能讓整個團隊真正一條心去做完這件事情,這就是一連串周密的計劃,加上理性的判斷和妥協(xié)完成的影片。
登頂48秒黑場是意外,也是幸運
因為這部紀錄電影是采用一個觀察式的拍攝方法,我們沒有辦法去影響或者設(shè)計張洪老師到底要什么時候爬、怎么爬,整個過程我們是沒有辦法預(yù)見的。
2006年,我籌拍的第一部電影《歸途列車》,講一個農(nóng)民工家庭,拍了兩年以后,正好趕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因為我拍的故事實際上是講世界工廠,這個世界工廠其實是跟全球化有關(guān)系的,發(fā)達國家過度消費、過度借貸,導(dǎo)致了次貸危機,影響了全球的經(jīng)濟,跟我們拍的故事是一樣的,當(dāng)時也是完全沒有辦法預(yù)料到。
所以拍攝紀錄電影其實是沒有辦法作假,你只能非常謙卑誠懇地去做這件事。就跟張洪老師登山一樣,有人也可能會質(zhì)疑,一個盲人登珠峰,是不是很有錢,是不是請七八個夏爾巴人(當(dāng)?shù)叵驅(qū)?給抬上去。當(dāng)然,我們允許別人有這樣的質(zhì)疑,但是如果你知道希拉里臺階(珠峰海拔8790米處的一段12米高的幾乎垂直的裸露山體巖石斷面,被視為攻頂前最艱巨的挑戰(zhàn))只有15厘米寬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不可能了。沒有一個人可以在你前面和后面幫你,你只能自己走過去,只要腳底一滑,就直接滑下去2000米。所以,不可能說你有錢就能爬上去的,還得靠你自己一步一步地走。
我覺得我們拍紀錄電影跟張洪老師登珠峰是高度一致的,必須把自己的心態(tài)放到最低點,做好萬全的策劃和準備,應(yīng)對一切可能發(fā)生的危機。如果老天爺賞飯吃,發(fā)生了很多戲劇性情節(jié),那是我們有幸,如果沒有發(fā)生,你也沒有任何辦法。
我剛才講了,之前看了好多關(guān)于珠峰的紀錄片,登頂那一刻不是情緒和結(jié)構(gòu)的高潮,所以我當(dāng)時還在想,這部紀錄電影會拍成什么樣子。我可能想象的是,張洪老師如果順利登頂了,就會歡呼、熱淚盈眶,感謝愛人和所有支持他的朋友。我就要用特別激昂的音樂把氣氛烘托到最高點,如果這樣的話,我簡直就要捂臉。
電影中,張洪老師快登頂珠峰的時候,畫面有很長時間的黑場。其實這是一個意外,因為我們的攝影師為了把氧氣讓出來(讓出氧氣給張洪),他們下撤了,最后登頂?shù)倪^程我們是沒有素材的,除了最后在珠峰頂上,夏爾巴人用手機拍了張洪10秒鐘的視頻。
我當(dāng)時聽到這個消息也挺崩潰的,最后登頂沒有素材我怎么做?雖然我前面想的是要特別煽情,我也不愿意那么做,但是沒有素材了,這個就更難了。
在后期剪輯中,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不可以用一段黑場,直接用聲音去描述最后100米的艱難,真正給大家一個機會感受一下盲人是怎么去經(jīng)歷這個世界的,在珠峰8700米的時候,張洪所面臨的危險和困境到底是什么。
其實,我最早做出來接近1分鐘的黑場,身邊有很多不同聲音,有人說太長太挑戰(zhàn)了,可能觀眾接受不了,觀眾可能覺得是不是機器壞了,看不見了。后來有一次,文牧野導(dǎo)演看完后說,老范,這個厲害,就得這么長,一定不能短。我最早應(yīng)該是做了45秒的黑場,后來改到了10秒、20秒,反正改了七八次,最后應(yīng)該是48秒,你得有這樣的長度,才能夠讓大家真正沉浸到張洪的世界里。
拍紀錄電影,就要面對一切未知。但我總是相信,你只要很坦誠地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會有很多讓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只不過你要足夠敏銳,在它發(fā)生的時候,能瞬間認識到這個事情,而且捕捉到它。
目標固然重要,但過程也很重要
我們整個的拍攝一共拍了360多個小時的素材,最后剪成89分鐘的電影,這個片比是非常大的。這些海量的素材里,其實讓我們看到了每個人迥異的性格,也看到張老師為什么要去攀登珠峰。
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在出發(fā)沖頂?shù)哪翘煜挛?,張洪要錄一段“離別”視頻,錄視頻前他把家里的鑰匙、銀行卡、密碼、手機等這些最私人的東西都交給了我,他說如果回不來讓我轉(zhuǎn)交給夏姐(張洪妻子)。我當(dāng)時眼眶都紅了,我說,你自己慢慢錄,我就先走了,東西我?guī)湍闶罩?,但還是你自己給夏姐,你回來之后,這段素材我也不會給別人看,最后會不會用到這段素材,肯定會提前征求你或者夏姐的意見,這也是做紀錄電影的一個基本原則。
將360多個小時的素材剪成片子,實際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先后變成10小時、8小時、7小時、6小時、5小時……有太多難以割舍的鏡頭,珠峰上的絕美風(fēng)景、銀河,還有很多的巖石雪景,也有很多外國的登山者對張老師是非常敬仰的,他們有的跟他聊天,有的來祝賀他,希望他能夠順利登頂……
其實我覺得自己收獲特別大,因為跟張洪老師還有夏姐在一起三年多,雖然不是每天都在一起,但從最開始的萍水相逢,到現(xiàn)在的相互了解,拍完以后就像一家人。
疫情三年,大家都挺難的。我覺得這部片子也許可以給大家一些激勵,尤其這一次跑路演,好多觀眾看到張洪老師一個盲人去登頂珠峰,做了這樣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特別有感觸,開始反觀自己如何去應(yīng)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分享他們在創(chuàng)業(yè)、考研、考公的經(jīng)歷。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心里的珠峰要攀登。
以前我們都在講很宏大的東西,現(xiàn)在大家就會想著怎么能夠保持內(nèi)心的這種信念,怎么去說服自己,不要躺平,不要停下來。張洪老師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特別對。他說,別人爬珠峰是從地面爬到頂峰,但我失明以后,我得先從“地獄”里爬到地面上來,再從地面出發(fā)爬上珠峰,我只有這樣才能完成心里的夙愿。就像張洪老師說的,目標固然重要,但是過程也一樣重要,走一步,是一步,有點像是新版的愚公移山。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新京報》2023年10月26日第B06版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