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過后,8支青年突擊隊的十天接力
若沒有人指點,已完全看不出這曾是條給村里帶來靈動的溝渠,山洪咆哮過后,這河道里堆滿了山石、樹根和殘破的建筑物。
8月的最后10天,來自8個單位的400名青年突擊隊員以壓茬接力的方式,合力“啃下”了一段硬骨頭——為1500米長的泄洪溝渠清淤。
這條標記號為234國道泄洪溝的溝渠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潭柘寺鎮(zhèn)南辛房村,這個有上千人口的小村被一個月前的“7·31”山洪沖擊得面目全非。村民們記得,當天,山洪急速下泄,很快就沒過了公路。
按照水務部門的信息,7月底的這次暴雨給門頭溝區(qū)帶來的最高洪痕就出現(xiàn)在南辛房村,有3米高。
隨著抗洪搶險接近尾聲、恢復重建緊鑼密鼓的啟動,南辛房村這條泄洪溝渠的清理也迫在眉睫——如果溝渠不及時清理恢復功能,再遇有暴雨,雨水不能借溝下泄就會在南辛房村形成內(nèi)澇,讓本已被重創(chuàng)的村子雪上加霜。這條溝渠的清理、暢通也是南辛房村重建最基礎的工作。
請戰(zhàn)&吹哨
團門頭溝區(qū)委的年輕人在前期搶修救災中就關注過這條已完全失去泄洪功能的溝渠?;謴椭亟ǖ墓ぷ髑ь^萬緒,幾位年輕人自告奮勇向水務部門提出,能不能由團組織發(fā)動青年突擊隊,把這段短小但功能十分重要的泄洪渠盡快清理出來。
當時,水務部門的負責人愣了一下,短暫的遲疑后點了點頭。遲疑可能是覺得,那么硬的骨頭,這幾個年輕人能啃得動嗎?點頭可能是覺得,共青團能組織動員起更多的年輕人,甚至是更專業(yè)的年輕人。
事實也確實如此?;鶎訄F組織沒有工程人員,更沒有大型設備,但他們有“吹哨”制度。團門頭溝區(qū)委一位負責人說,當決定啟動這項任務后,他們就向團北京市委“吹哨”,提出了協(xié)調挖掘機、運渣車,專業(yè)工程人員的需求。團北京市委“接單報到”,迅速發(fā)起“青”河行動,聯(lián)絡了中建三局北京公司等多家機構的青年突擊隊,希望有工程專業(yè)技能的年輕人能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挺膺擔當。
“青”河行動的“哨聲”得到了8家機構青年突擊隊的積極響應。從哨音響起,到8支青年突擊隊聯(lián)合實地踏勘,大概也就兩三天的工夫。
分工&接力
第一次聯(lián)合實地踏勘,青年突擊隊員幾乎都被山洪的破壞力震驚到了。泄洪溝中的淤泥石塊、垃圾雜物完全沒過了國道,面目全非,沿岸的房子被撕得支離破碎,只剩下殘垣斷瓦。
有突擊隊員記得,在現(xiàn)場,好一陣子大家都比較沉默。直到開始討論怎么干時,氣氛才又活躍起來,參加踏勘的年輕人恨不得立馬就開動挖掘機。素不相識的8支隊伍有了分工,像是一場接力賽,大家壓茬推進,計劃用10天的時間,給這條無名但重要的溝渠恢復功能。
中建交通的孫飛青年突擊隊接過了第一棒。盡管是專業(yè)的建筑團隊,但清理河道也是第一次,孫飛說,真的是“摸著石頭”干活,到底河床在哪里已不是很清楚了,只能邊干邊摸索。
37歲的孫飛說,這或許就是青年突擊隊的使命吧,在急難險重面前不退縮。他帶領突擊隊承擔了兩天的任務,也總結了一套經(jīng)驗,包括怎么邊清淤,邊對河道進行護坡;還有,河道淤積之后,與老百姓宅基地的邊界、與公路的邊界都模糊了,清淤的時候,怎么對公路進行保護等。
8個團隊,過往沒有交集,但因為一條小溝擰在了一起。孫飛說,每天傍晚,各突擊隊之間會有一次線上交流會,當值的突擊隊會把當天遇到的情況進行分享,給第二天的團隊提出建議。大家還有一個微信群,前一支上陣的隊伍,會把經(jīng)驗留在群里,當然,也會留下加油與鼓勁。
和青年突擊隊員一起上場的還有3臺挖掘機,這也是“青”河行動吹哨來的。有懂行情的年輕人說,現(xiàn)場3臺挖掘機、兩臺鏟車,還有4輛專業(yè)的運輸車,10天下來,光是設備的租賃費就得幾十萬元。
孫飛青年突擊隊的接棒者是北京建工集團的尹宏勞務管理型突擊隊。38歲的尹宏從8月初就一直帶著青年突擊隊在門頭溝妙峰山鎮(zhèn)參與搶險救災,那邊的工作才趨于尾聲,就又接到了南辛房村的新任務,幾乎沒有片刻的休整,就義無反顧投入“戰(zhàn)斗”。
“青”河行動是從下游往上游推進,越往上走,河道越窄。尹宏接收的作業(yè)面最窄處只有5米寬,他說,按他們的行話來說,“設備耍不開了”。除了要和大型設備協(xié)調配合好,尹宏面臨的難題還有挖出來的渣土放在哪里,要找地方進行消納。
和尹宏一起“接單”的還有北京城建集團的青年突擊隊,兩支隊伍聯(lián)合作戰(zhàn)了兩天。對尹宏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忘的合作,面對作業(yè)難題時,大家一起討論,相互啟發(fā),更有相互鼓勁。
清淤的過程中還碰到了難清理的“大家伙”,尹宏記得,他們清理了4輛被泥土包裹著的車,有貨車,還有“三蹦子”,甚至還有一座上游沖下來的小型水電站。不靠大型挖掘機,不靠百余人的攻堅,難以想象這條無名小溝什么時候能“重見天日”。
260米,要在平地上,大概也就是一個成年人的四五百步,但卻是尹宏突擊隊和另一支突擊隊兩天的戰(zhàn)績。
青字頭&戰(zhàn)斗力
青年突擊隊,通常都扮演“單兵推進”的角色,而這次強強聯(lián)合,形成合力,接力而動,勢如破竹,對很多突擊隊的年輕人來說都是第一次。
39歲的周旭彤形容自己的這段清河經(jīng)歷是攻下了“橋頭堡”。這位來自中海管理的青年突擊隊負責人說,當清淤“接力棒”交到他手里的時候,碰到了一座橋。這座橋,短期內(nèi)附近的村民還要使用,所以得在保護橋體的同時,清理橋下的大型雜物,使用大型設備助力時要小心翼翼。
周旭彤算是做工程的資深人士,清理、護坡、修路這些活兒,都駕輕就熟,但他說,參加“青”河行動時,仍然不斷提醒自己,要時時刻刻盯住了,絕對不能出現(xiàn)因質量問題要返工的情況,一個團隊接力作戰(zhàn),絕不能因自己的一環(huán)出問題導致整個“青”河行動慢下來,不能按期完工。
29歲的李佳興是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京湛青年突擊隊的成員,作為北京人的他,一直想去門頭溝參與救災搶修,為家鄉(xiāng)出點力。雖然他所在的突擊隊的任務在后半程,但他幾乎打滿了上半場,因為他是現(xiàn)場3臺挖掘機的指揮員,“青”河行動開始的當天,他就一直是挖掘機的指揮員,一口氣干了5天。
有五六年工作經(jīng)驗的李佳興也是第一次每天要和不同的作業(yè)團隊打交道,而且現(xiàn)場大型設備都“聽”他這位年輕的指揮員指揮。原來想著可能有很多事情需要磨合,但沒想到每一天都非常順利。
對這位年輕的挖掘機調度指揮員來說,也深刻地體會到了“齊心協(xié)力”4個字的力量。
一開始,鎮(zhèn)里還安排突擊隊員們中午休息一會兒,避一下初秋午后的烈日??衫罴雅d發(fā)現(xiàn),大家都放棄了休息,扒拉幾口飯,短暫地喘口氣就又開始投入戰(zhàn)斗。李佳興馬上跟上大家的節(jié)奏,他可是挖掘機指揮員,是重要的戰(zhàn)斗力。
“要不了10天,我們就能完工?!崩罴雅d說。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劉世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