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fā)掘一處中國已知海拔最高的考古遺址
中新社拉薩4月13日電 (記者趙朗)記者13日從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獲悉,2021年,西藏發(fā)掘一處洞穴遺址,這也是目前中國已知海拔最高的考古遺址,也是西藏單個遺址發(fā)現(xiàn)人骨、動物骨骼數量最多的遺址。
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文博館員赤列次仁介紹,頂瓊洞穴遺址位于日喀則市仲巴縣瓊果鄉(xiāng)境內。2021年,為進一步探清該洞穴結構、堆積、內涵、起始及延續(xù)年代、性質,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準,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仲巴縣文化(文物局)聯(lián)合對遺址開展了考古調查、測繪與發(fā)掘工作。
頂瓊洞穴為自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洞口海拔5000米,分為上下兩個洞穴。上層洞穴總體東向西斜坡曲折延伸,總長67米,其最深盡頭處有一孔深達14米的豎洞連接下層洞穴,下層洞穴在豎洞末端兩側分布,總長約50米。
赤列次仁說,洞穴內地面上混雜堆積大量的人類骨骼以及動物骨骼遺存,總體來說,上層洞穴以動物骨骼居多,下層洞穴內以人類骨骼為主。通過初步鑒定和統(tǒng)計,洞穴內堆積人類骨骼個體數至少100個,動物骨骼個體數300余個。洞穴內人類遺物較少,包括陶質、銅質、鐵質、竹質、紡織品、竹器等各類遺物20余件(套)。
通過相關測年數據,基本確定該洞穴為一處秦漢時期持續(xù)利用的人類活動遺存,其性質初步判斷為一處早期的洞穴叢葬遺存。此類墓葬遺存為西藏罕見,它為研究西藏早期喪葬習俗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通過遺址年代及少量出土遺物的初步判斷,頂瓊洞穴遺址考古學文化面貌與其相鄰的西喜馬拉雅南麓的木斯塘以及西藏西部阿里地區(qū)早期考古學文化相似,它對研究西藏西部早期歷史和跨喜馬拉雅山地文化交流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赤列次仁表示,當前,考古團隊正在對洞穴遺址內采集的樣品開展體質人類學、動物考古學、古DNA考古、洞穴研究等多學科研究,有望獲得豐碩的成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